|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1.人口老龄化 | 第14页 |
| 2.机构养老 | 第14页 |
| 3.民营养老机构 | 第14-15页 |
| (二)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 1.福利多元化理论 | 第15-16页 |
| 2.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页 |
| 3.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8页 |
| 二、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18-26页 |
| (一)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概况 | 第18-24页 |
| 1.沈阳市养老机构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 2.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的硬件状况 | 第19-21页 |
| 3.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的软件状况 | 第21-22页 |
| 4.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22-24页 |
| (二)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几种具体形式 | 第24-26页 |
| 1.连锁经营形式 | 第24页 |
| 2.社区托老形式 | 第24-25页 |
| 3.公建民营形式 | 第25-26页 |
| 三、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 (一)政府监管方面 | 第26-27页 |
| 1.监管责任不明确 | 第26页 |
| 2.监督检查不到位 | 第26-27页 |
| (二)法律政策扶持方面 | 第27页 |
| 1.缺少专门的养老服务合同范本 | 第27页 |
| 2.缺少专业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页 |
| (三)自身管理方面 | 第27-29页 |
| 1.管理组织缺乏系统性 | 第27-28页 |
| 2.管理规划缺乏长期性 | 第28-29页 |
| (四)发展资金方面 | 第29-30页 |
| 1.经营资金难筹 | 第29-30页 |
| 2.运营存在困境 | 第30页 |
| (五)人力资源方面 | 第30-32页 |
| 1.从业人员数量少 | 第30-31页 |
| 2.护理人员质量低 | 第31-32页 |
| 四、国内外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2-38页 |
| (一)国外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2-34页 |
| 1.国外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2-33页 |
| 2.国外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33-34页 |
| (二)国内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4-38页 |
| 1.国内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 2.国内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37-38页 |
| 五、完善沈阳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第38-39页 |
| 1.契约方式 | 第38页 |
| 2.行政许可 | 第38-39页 |
| 3.信息披露 | 第39页 |
| (二)加大法律政策方面的扶持 | 第39-40页 |
| 1.引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 2.加强自律和行业互律 | 第40页 |
| (三)民营机构自我完善 | 第40-41页 |
| 1.提高管理者自身能力 | 第41页 |
| 2.规范组织管理行为 | 第41页 |
| (四)加大资金投入 | 第41-42页 |
| 1.扩大资金补贴范围 | 第41-42页 |
| 2.拓宽筹资渠道 | 第42页 |
| (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2-44页 |
| 1.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 第42-43页 |
| 2.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