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GNSS发展现状介绍 | 第11-13页 |
1.2.1 GPS现代化 | 第11页 |
1.2.2 GLONASS现代化 | 第11-12页 |
1.2.3 Galileo发展建设 | 第12页 |
1.2.4 BDS建设发展 | 第12-13页 |
1.3 GNSS三频组合观测值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GNSS模糊度解算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基于坐标域的模糊度解算方法 | 第14页 |
1.4.2 基于模糊度域的模糊度解算方法 | 第14-15页 |
1.4.3 基于测量域的模糊度解算方法 | 第15-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GNSS时空基准及误差源分析 | 第18-28页 |
2.1 时间系统 | 第18-19页 |
2.2 坐标系统 | 第19-21页 |
2.3 伪距相位观测模型 | 第21-22页 |
2.4 GNSS相对定位误差源 | 第22-27页 |
2.4.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源 | 第22-24页 |
2.4.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源 | 第24-25页 |
2.4.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源 | 第25-26页 |
2.4.4 其他误差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GNSS三频组合观测值理论 | 第28-42页 |
3.1 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 | 第28-30页 |
3.2 三频组合观测量特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1 频率和波长特性 | 第30-32页 |
3.2.2 电离层延迟特性 | 第32页 |
3.3 组合观测量误差分析 | 第32-34页 |
3.3.1 电离层延迟误差分析 | 第32-33页 |
3.3.2 对流层延迟误差分析 | 第33页 |
3.3.3 观测噪声分析 | 第33-34页 |
3.4 GPS/BDS三频组合观测值 | 第34-40页 |
3.4.1 GPS超宽巷(宽巷)组合 | 第34-35页 |
3.4.2 BDS超宽巷(宽巷)组合 | 第35页 |
3.4.3 GPS窄巷组合 | 第35-36页 |
3.4.4 BDS窄巷组合 | 第36-40页 |
3.5 三频最优组合选取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度域的GNSS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 | 第42-58页 |
4.1 模糊度解算基本理论 | 第42-45页 |
4.2 整数估计方法 | 第45-46页 |
4.2.1 Integer Least-Squares方法 | 第45页 |
4.2.2 Integer Rounding方法 | 第45页 |
4.2.3 Integer Bootstrapping方法 | 第45-46页 |
4.3 实验与分析 | 第46-56页 |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案 | 第46-47页 |
4.3.2 零基线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4.3.3 超短基线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4.3.4 GPS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基于测量域的GNSS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 | 第58-82页 |
5.1 基于Geometry-free模型的TCAR法 | 第58-64页 |
5.1.1 Geometry-free模型 | 第58-62页 |
5.1.2 算例分析 | 第62-64页 |
5.2 基于Geometry-based模型的TCAR法 | 第64-69页 |
5.2.1 Geometry-based模型 | 第64-68页 |
5.2.2 算例分析 | 第68-69页 |
5.3 改进的综合TCAR法 | 第69-73页 |
5.3.1 综合TCAR算法模型 | 第69-71页 |
5.3.2 算例分析 | 第71-73页 |
5.4 基于Geo-Iono-free模型的TCAR法 | 第73-80页 |
5.4.1 Geo-Iono-free模型 | 第73-77页 |
5.4.2 算例分析 | 第77-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总结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