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爆方式对爆炸网络冲击波压力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爆炸切割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9页 |
| 1.2.1 炸力学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1.2.2 聚能切割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1.2.3 装药和起爆方式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19-20页 |
| 2 爆炸力学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0-27页 |
| 2.1 爆轰波C-J理论和ZND模型 | 第20-23页 |
| 2.2 冲击波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 2.3 炸药在空气中爆炸的情况 | 第24-26页 |
| 2.4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 3 数值模拟的理论分析及其算法实现 | 第27-34页 |
| 3.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简介 | 第27页 |
| 3.2 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介绍 | 第27-28页 |
| 3.3 相关材料的本构模型与参数 | 第28-32页 |
| 3.4 微爆索的建模方法 | 第32-33页 |
| 3.5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 4 单条微爆索试验及数值模拟 | 第34-39页 |
| 4.1 试验和仿真模型 | 第34-36页 |
| 4.2 微爆索有限元模型 | 第36页 |
| 4.3 数值模拟结果 | 第36-38页 |
| 4.4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 5 起爆方式对平面爆炸网络冲击波的影响 | 第39-50页 |
| 5.1 平面爆炸网络有限元模型 | 第39-41页 |
| 5.2 双点同时起爆 | 第41-45页 |
| 5.2.1 子网络 | 第42-43页 |
| 5.2.2 单点起爆 | 第43页 |
| 5.2.3 双点起爆 | 第43-45页 |
| 5.3 双点分步延时起爆 | 第45-48页 |
| 5.4 本章小节 | 第48-50页 |
| 6 起爆方式对立体爆炸网络冲击波的影响 | 第50-60页 |
| 6.1 立体爆炸网络有限元模型 | 第50-52页 |
| 6.2 双点同时起爆 | 第52-56页 |
| 6.2.1 子网络 | 第52-54页 |
| 6.2.2 单点起爆 | 第54-55页 |
| 6.2.3 双点同时起爆 | 第55-56页 |
| 6.3 双点分步延时起爆 | 第56-58页 |
| 6.4 本章小节 | 第58-60页 |
| 7 背板对爆炸网络冲击波的影响 | 第60-77页 |
| 7.1 有限元仿真模型 | 第60-61页 |
| 7.2 背板对平面爆炸网络超压的影响 | 第61-68页 |
| 7.2.1 有机玻璃平板切割结果 | 第61-63页 |
| 7.2.2 冲击波超压分析 | 第63-68页 |
| 7.3 背板对立体爆炸网络超压的影响 | 第68-75页 |
| 7.3.1 有机玻璃球壳切割结果 | 第68-72页 |
| 7.3.2 冲击波超压分析 | 第72-75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8 结论 | 第77-79页 |
| 9 展望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