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池单体及电池组散热仿真及优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电动汽车发展概述第11-12页
    1.2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第12-14页
        1.2.1 常用动力电池类型第13-14页
    1.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第14-15页
        1.3.1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4-15页
    1.4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性能研究第15-16页
    1.5 动力锂电池热效应现状研究第16-18页
    1.6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散热研究第18-22页
        1.6.1 空气冷却散热第18-19页
        1.6.2 液体冷却散热第19-21页
        1.6.3 相变材料(PCM)冷却第21-22页
        1.6.4 热管冷却散热第22页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电池单体及仿真模型第24-31页
    2.1 方形单体锂模型第24-27页
        2.1.1 电池产热模型第24-26页
        2.1.2 传热学基础第26-27页
    2.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第27-31页
        2.3.1 CFD概述第27-28页
        2.3.2 CFD的控制方法第28-31页
第3章 单体电池散热结构拓扑优化第31-55页
    3.1 拓扑方法概述第31-35页
        3.1.1 变密度法理论及插值模型第31-32页
        3.1.2 散热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第32-33页
        3.1.3 求解算法第33-34页
        3.1.4 优化目标及约束第34-35页
    3.2 单体电池散热结构第35-39页
        3.2.1 单体电池几何模型及网格模型第35-36页
        3.2.2 自然对流边界条件、热载荷及结果第36-37页
        3.2.3 散热结构模型、边界条件及结果第37-39页
    3.3 以温度方差为目标的散热结构拓扑第39-44页
        3.3.1 控制变量、积分目标及约束第39-40页
        3.3.2 90%材料拓扑第40-41页
        3.3.3 其余体积材料的拓扑第41-44页
    3.4 以平均温度为目标的散热结构拓扑第44-48页
    3.5 多电池散热结构拓扑第48-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4章 液冷电池组散热分析及优化第55-70页
    4.1 锂电池模型第55-60页
        4.1.1 锂电池的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第55-56页
        4.1.2 网格划分第56-57页
        4.1.3 边界条件设定第57-58页
        4.1.4 计算结果分析第58-60页
    4.2 增加辅助冷板散热结构第60-62页
    4.3 改变冷却水管管径第62-66页
        4.3.1 11mm管径温度场分析第62-63页
        4.3.2 15mm管径温度场分析第63-64页
        4.3.3 变管径温度场分析第64-66页
    4.4 改变冷却水进出口第66-69页
        4.4.1 300s周期的电池箱温度模拟第66-68页
        4.4.2 100s周期的电池箱温度模拟第68-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冷却液散热循环模拟第70-79页
    5.1 散热器模型第70-75页
        5.1.1 散热器传热面积第71页
        5.1.2 定型尺寸第71-72页
        5.1.3 对数平均温差第72页
        5.1.4 散热器传热量第72-74页
        5.1.5 散热器液侧出口水温计算第74-75页
    5.2 冷却液的循环模拟第75-78页
        5.2.1 模型的建立及连接第75-76页
        5.2.2 计算结果及对比第76-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参与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编研究
下一篇:面向动态网页的定向信息提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