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3 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第8-9页 |
1.2 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的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境外研究 | 第9-10页 |
1.2.2 境内研究 | 第10-13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股权众筹的理论透视 | 第15-23页 |
2.1 股权众筹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2.2 股权众筹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管状况 | 第17-18页 |
2.2.1 境外关于股权众筹法律监管状况 | 第17页 |
2.2.2 我国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管状况 | 第17-18页 |
2.3 股权众筹融资模式的类型化分析 | 第18-20页 |
2.3.1 公募股权众筹与私募股权众筹 | 第18页 |
2.3.2 无担保股权众筹与担保式股权众筹 | 第18-19页 |
2.3.3 无领投股权众筹与领投股权众筹 | 第19页 |
2.3.4 天使式股权众筹、会籍式股权众筹和凭证式股权众筹 | 第19-20页 |
2.4 股权众筹的法律定性分析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4.1 股权众筹的法律定性分析 | 第20-21页 |
2.4.2 股权众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3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视阈中的法律监管 | 第23-35页 |
3.1 股权众筹的准入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 第23-29页 |
3.1.1 股权众筹平台准入与投资者保护 | 第23-25页 |
3.1.2 投资者准入与投资者保护 | 第25-28页 |
3.1.3 融资项目准入与投资者保护 | 第28-29页 |
3.2 筹后企业的运营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 第29-31页 |
3.2.1 筹后企业中投资者的法律身份与权益保护 | 第29-31页 |
3.2.2 筹后企业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 第31页 |
3.3 股权众筹的退出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 第31-34页 |
3.3.1 股权众筹平台及融资方退出与投资者保护 | 第32页 |
3.3.2 投资者退出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 第32-34页 |
3.4 跨境股权众筹的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第34-35页 |
4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众筹法律监管体系之建构 | 第35-42页 |
4.1 股权众筹法律监管体系构建之总览 | 第35-39页 |
4.1.1 股权众筹法律监管体系理念、目标及原则 | 第35-37页 |
4.1.2 股权众筹法律监管体系的立法策略 | 第37-39页 |
4.2 股权众筹法律监管机制之配套制度分论 | 第39-42页 |
4.2.1 投资者教育制度的建立 | 第39页 |
4.2.2 投资者冷静期制度的设置 | 第39-40页 |
4.2.3 信用/风险评级制度的引入 | 第40页 |
4.2.4 领投人/保荐人制度的规范 | 第40页 |
4.2.5 投资者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援用 | 第40-41页 |
4.2.6 股权众筹风险保险基金制度的建立 | 第41页 |
4.2.7 投资者权益的法律救济 | 第41-42页 |
5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