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JQ通讯企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0.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0.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0.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0.2.1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0.2.2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3-24页 |
1.1 公司概括及组织结构介绍 | 第13-15页 |
1.2 公司财务情况简介 | 第15-17页 |
1.3 案例介绍 | 第17-24页 |
1.3.1 花样翻新的虚增利润方法 | 第17-20页 |
1.3.2 颠倒黑白的入账时间程序 | 第20-22页 |
1.3.3 形同虚设的董事会机构 | 第22-24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4-36页 |
2.1 企业财务舞弊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1.1 舞弊三角理论 | 第24-25页 |
2.1.2 GONE理论 | 第25-26页 |
2.2 SZJQ通讯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 | 第26-30页 |
2.2.1 财务报表数据的虚假列报 | 第26-28页 |
2.2.2 款项确认时间不符合准则 | 第28-29页 |
2.2.3 重大财务信息未经过审核 | 第29-30页 |
2.3 SZJQ通讯企业财务舞弊存在的原因 | 第30-36页 |
2.3.1 叶家人利用股权架空董事会 | 第30-32页 |
2.3.2 监事会成员权利无故被架空 | 第32-33页 |
2.3.3 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熟视无睹 | 第33-34页 |
2.3.4 企业内部检查部门上行下效 | 第34页 |
2.3.5 内部员工职业素养的缺失 | 第34-36页 |
3 对策与建议 | 第36-41页 |
3.1 提高高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 第36-37页 |
3.2 充分发挥“两会”制衡作用 | 第37-38页 |
3.3 财务部门人员应恪守会计准则 | 第38页 |
3.4 企业内部审计遵循独立性 | 第38-39页 |
3.5 企业按时开展员工培训课程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