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云南省交通发展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5页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5页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20页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页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6-20页
            2.1.2.1 交通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环节,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第17页
            2.1.2.2 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不同第17-19页
            2.1.2.3 交通对旅游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第19页
            2.1.2.4 研究方法大多集中于实证分析第19-20页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20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1 旅游空间结构第20-22页
            2.2.1.1 点状旅游空间结构第21页
            2.2.1.2 点轴状旅游空间结构第21页
            2.2.1.3 面状旅游空间结构第21-22页
        2.2.2 交通第22页
            2.2.2.1 陆路客运交通第22页
            2.2.2.2 民航客运交通第22页
    2.3 理论基础第22-25页
        2.3.1 区位理论第22-23页
        2.3.2 空间结构理论第23-25页
            2.3.2.1 增长极理论第23页
            2.3.2.2 点轴开发理论第23-24页
            2.3.2.3 核心—边缘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云南省交通建设和旅游空间结构现状第25-37页
    3.1 云南省交通建设现状第25-32页
        3.1.1 交通建设历史第25-26页
        3.1.2 交通建设现状第26-31页
            3.1.2.1 公路交通第26-28页
            3.1.2.2 铁路交通第28-29页
            3.1.2.3 民航交通第29-31页
        3.1.3 云南省交通建设现状评述第31-32页
            3.1.3.1 空间布局第31页
            3.1.3.2 交通状况第31-32页
    3.2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现状第32-35页
        3.2.1 处于由点状向点轴状的过渡阶段第32-34页
            3.2.1.1 以杭瑞高速和昆大-大丽铁路为轴辅之民航的滇西北旅游线第33页
            3.2.1.2 以昆磨高速为轴配之民航的滇西南旅游线第33-34页
            3.2.1.3 以广昆高速和昆河铁路为轴的滇东南旅游线第34页
            3.2.1.4 以杭瑞高速为轴辅之民航的滇西旅游线第34页
            3.2.1.5 以渝昆高速和内昆铁路为轴的滇东北旅游线第34页
        3.2.2 省内东西部旅游发展差异大第34-35页
    3.3 云南省交通建设和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3.3.1 交通建设和旅游资源分布不匹配第35页
        3.3.2 交通建设制约旅游空间结构由点轴状向面状发展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交通发展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第37-51页
    4.1 分析方法与分析思路第37-40页
        4.1.1 分析的方法第37-40页
            4.1.1.1 定量分析第37-39页
            4.1.1.2 定性分析第39-40页
        4.1.2 分析的思路第40页
    4.2 交通发展对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分析第40-48页
        4.2.1 各年份交通状况优势度分析第40-44页
            4.2.1.1 1995年云南省各地交通优势度分析第40-43页
            4.2.1.2 2004年和2014年云南省各地交通优势度分析第43-44页
            4.2.1.3 云南省各地交通优势度的变化状况第44页
        4.2.2 各年份旅游经营业绩分析第44-46页
        4.2.3 交通优势度与旅游经营业绩关系第46-48页
            4.2.3.1 交通发展在省内西部地区与旅游发展呈现正向关系第46页
            4.2.3.2 交通发展在部分地区与旅游发展呈现非正向关系第46-48页
        4.2.4 分析小结第48页
    4.3 交通发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分析的结论第48-50页
        4.3.1 交通发展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第48-49页
        4.3.2 交通发展改变旅游合作与旅游竞争的状态第49页
        4.3.3 交通发展还将使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进一步变化第49-50页
        4.3.4 两种效应影响旅游空间结构向更高层次演变第50页
        4.3.5 交通发展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其它方面第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交通发展下的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第51-65页
    5.1 云南省交通建设规划第51-56页
        5.1.1 云南省公路交通建设规划第51-52页
        5.1.2 云南省铁路交通建设规划第52-54页
        5.1.3 云南省民航交通建设规划第54-55页
        5.1.4 云南省交通建设规划总结第55-56页
    5.2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第56-60页
        5.2.1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五条轴线第56-58页
            5.2.1.1 滇西北旅游线第56-57页
            5.2.1.2 滇西旅游线第57页
            5.2.1.3 滇西南旅游线第57页
            5.2.1.4 滇东南旅游线第57页
            5.2.1.5 滇东北旅游线第57-58页
        5.2.2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四大圈层第58-60页
            5.2.2.1 构建云南省旅游集散圈层第58页
            5.2.2.2 打造云南省旅游通道圈层第58-59页
            5.2.2.3 优化云南省旅游中转圈层第59页
            5.2.2.4 做大云南省旅游极圈层第59-60页
    5.3 旅游空间结构影响下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0-65页
        5.3.1 五条线路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0-61页
            5.3.1.1 滇西北旅游线第60页
            5.3.1.2 滇西旅游线第60-61页
            5.3.1.3 滇西南旅游线第61页
            5.3.1.4 滇东南和滇东北旅游线第61页
        5.3.2 四大圈层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1-65页
            5.3.2.1 集散圈层——提高景区声誉,完善交通网络第61-62页
            5.3.2.2 通道圈层——发展短程旅游,提高食宿品质第62-63页
            5.3.2.3 中转圈层——打造旅游名片,加快二级集散中心建设第63页
            5.3.2.4 极圈层——发展直达交通,深化旅游开发第63-65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65-67页
    6.1 研究的相关结论第65页
    6.2 研究的不足第65-66页
    6.3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A第69-71页
附录B第71-76页
附录C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责任分析
下一篇:“中国式”终身监禁:不宜提倡的刑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