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意识概述 | 第17-20页 |
2.1 国家安全 | 第17-18页 |
2.1.1 国家安全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传统国家安全和非传统国家安全 | 第17-18页 |
2.1.3 总体国家安全观 | 第18页 |
2.2 国家安全意识 | 第18页 |
2.2.1 国家安全意识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 | 第18页 |
2.3 培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2.3.1 培育国家安全意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2.3.2 培育国家安全意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 第19页 |
2.3.3 培养国家安全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9页 |
2.3.4 国家安全意识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 第19-20页 |
3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3.1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取得长足进步 | 第20-21页 |
3.1.1 国家安全教育理论日趋丰富 | 第20页 |
3.1.2 部分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 | 第20-21页 |
3.1.3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关注度逐步提高 | 第21页 |
3.2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工作问题比较突出 | 第21-30页 |
3.2.1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重视不够 | 第21-23页 |
3.2.2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缺乏实效性 | 第23-24页 |
3.2.3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时代需要 | 第24-25页 |
3.2.4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存在偏差 | 第25-29页 |
3.2.5 缺少行之有效的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考评机制 | 第29-30页 |
3.3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定位不清晰 | 第30页 |
3.3.2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路径单一 | 第30页 |
3.3.3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不足 | 第30-31页 |
3.3.4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1页 |
3.3.5 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4 培育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对策 | 第32-40页 |
4.1 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 第32-33页 |
4.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 | 第32页 |
4.1.2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 第32-33页 |
4.2 培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对策 | 第33-37页 |
4.2.1 提高思想认识,对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 | 第33页 |
4.2.2 纳入“马工程”教材体系,强化理论指导 | 第33-34页 |
4.2.3 纳入教学体系,规范教育实施 | 第34-35页 |
4.2.4 纳入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第35-36页 |
4.2.5 纳入学生考评体系,提高受教育者的重视程度 | 第36页 |
4.2.6 纳入校园文化体系,发挥校园文化隐性作用 | 第36页 |
4.2.7 纳入现代传播体系,扩大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 | 第36-37页 |
4.3 健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体制机制 | 第37-40页 |
4.3.1 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 | 第37-38页 |
4.3.2 健全明晰高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 第38页 |
4.3.3 健全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