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骨折、骨的损伤论文

生物可降解Zn-ZnMg-Mg梯度合金髓内钉研制及其固定股骨干骨折愈合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生物力学与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骨科内固定物髓内钉在临床的应用现状第14-17页
    1.4 内固定物金属材料的属性第17-19页
    1.5 生物可降解内固定物的金属材料研究进展第19-22页
    1.6 生物力学与可降解内植物的关系第22页
    1.7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2-25页
第二章 生物可降解Zn-ZnMg-Mg梯度合金髓内钉的研制第25-38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生物可降解Zn-ZnMg-Mg梯度合金的设计第25-26页
    2.3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4 仪器设备与方法第27-29页
        2.4.1 材料制备第27-28页
        2.4.2 分析仪器与方法第28-29页
    2.5 锌镁复合渗层的制备过程第29-30页
    2.6 锌镁渗层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0-33页
    2.7 电镀锌层的制备过程第33页
    2.8 锌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3-36页
    2.9 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分析与骨植入样品制备第36-37页
    2.10 本章结论第37-38页
第三章 Zn-ZnMg-Mg梯度合金材料腐蚀评价第38-43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过程第38-40页
    3.3 锌镁合金层耐蚀性能评价第40-41页
    3.4 镀锌层性能评价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梯度合金髓内钉与铁制髓内钉的力学测试与数值模拟第43-58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各材料髓内钉的力学测试第43-48页
        4.2.1 测试前准备工作第43-44页
        4.2.2 金属镁、锌、铁、骨皮质及梯度合金的力学测试第44-47页
        4.2.3 不同材料属性髓内钉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第47-48页
    4.3 有限元分析第48-56页
        4.3.1 模拟前准备工作第48页
        4.3.2 纯铁、纯镁和纯锌的有限元力学性能模拟及测试第48-55页
        4.3.3 锌镁合金髓内钉有限元力学性能模拟测试第55-56页
        4.3.4 不同材料属性髓内钉有限元结果分析第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生理载荷下梯度合金髓内钉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第58-80页
    5.1 前言第58-59页
    5.2 生理载荷下梯度合金髓内钉干预股骨干骨折模型第59-61页
        5.2.1 研究对象及分组第59页
        5.2.2 仪器与试剂第59-61页
        5.2.3 统计分析第61页
    5.3 骨折模型的制作第61-62页
    5.4 研究对象术后评价第62-63页
    5.5 骨折愈合情况大体观察第63页
    5.6 使用影像学检查评价骨折的愈合情况第63-65页
    5.7 Micro-CT三维重建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第65-69页
    5.8 HE染色组织学评价第69-72页
    5.9 力学性能测试第72-75页
    5.10 骨折愈合分析第75-77页
        5.10.1 骨科内固定物性能要求第75页
        5.10.2 骨折恢复早期第75-76页
        5.10.3 骨折恢复中期第76页
        5.10.4 骨折恢复后期第76-77页
    5.11 讨论第77-79页
    5.12 结论第79-80页
第六章 梯度合金髓内钉固定大鼠股骨干骨折生物力学数值仿真模拟第80-97页
    6.1 有限元分析假设前提第80-81页
    6.2 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的建立第81-84页
        6.2.1 大鼠Micro-CT数据的采集第81页
        6.2.2 本研究所应用的软件第81页
        6.2.3 大鼠股骨Micro-CT数据的初步处理第81-84页
    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4-86页
    6.4 有限元分析第86页
    6.5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86-95页
        6.5.1 两种髓内钉固定0周垂直载荷下有限元结果第86-87页
        6.5.2 两种髓内钉固定0周 1N·m扭转条件下有限元结果第87-88页
        6.5.3 两种髓内钉固定2周垂直载荷下有限元结果第88-89页
        6.5.4 两种髓内钉固定2周 1N·m扭转条件下有限元结果第89页
        6.5.5 两种髓内钉固定5周垂直载荷下有限元结果第89-90页
        6.5.6 两种髓内钉固定5周 1N·m扭转条件下有限元结果第90-91页
        6.5.7 两种髓内钉固定8周垂直载荷下有限元结果第91-92页
        6.5.8 两种髓内钉固定8周 1N·m扭转条件下有限元结果第92页
        6.5.9 两种髓内钉固定12周垂直载荷下有限元结果第92-93页
        6.5.10 两种髓内钉固定12周 1N·m扭转条件下有限元结果第93-94页
        6.5.11 不同骨折愈合时间垂直载荷及扭转载荷下平均应力曲线图第94-95页
    6.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7-100页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第97-98页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第98-99页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早期失聪后脑跨模态重塑机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功能代谢闪烁显像靶向技术的优化及在某些难诊治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