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BN区块Strawn及Ellenburger油层潜力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23页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21页
        0.2.1 地层划分对比第8-12页
        0.2.2 油水界限划分第12-13页
        0.2.3 构造特征研究第13-15页
        0.2.4 储层参数解释第15-16页
        0.2.5 储量计算第16-21页
    0.3 研究内容第21页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第21-22页
    0.5 主要完成工作第22-23页
第一章 区块基本情况第23-27页
    1.1 区块地理位置第23页
    1.2 区块盆地特征第23-24页
    1.3 主力油层特征第24-25页
    1.4 主力油层构造特征第25页
    1.5 油藏类型第25页
    1.6 油田勘探开发历程第25-27页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第27-30页
    2.1 层组划分第27页
    2.2 标准井的选择第27页
    2.3 标志层特征第27-30页
第三章 构造特征研究及油水界面划分第30-33页
    3.1 构造特征第30-31页
    3.2 油水界面划分第31-33页
        3.2.1 油藏类型第31页
        3.2.2 油水界面划分第31-33页
第四章 储层参数解释及分布特征第33-48页
    4.1 储层参数解释第33-37页
        4.1.1 储层厚度解释第33-35页
        4.1.2 孔、渗、饱参数解释第35-37页
    4.2 储层参数分布特征第37-48页
        4.2.1 储层厚度分布特征第38-41页
        4.2.2 孔隙度分布特征第41-43页
        4.2.3 渗透率分布特征第43-45页
        4.2.4 原始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第45-48页
第五章 储量计算第48-50页
    5.1 储量计算第48-49页
    5.2 储量评价第49-50页
第六章 潜力层预测第50-53页
    6.1 曲线特征第50页
    6.2 构造特征第50-51页
    6.3 录井特征第51页
    6.4 储层特征第51-52页
    6.5 潜力层结论及建议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的绿色商业建筑增量经济效益研究
下一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水和污水调蓄技术》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