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铝合金十字接头疲劳寿命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当前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疲劳研究和发展过程 | 第10-13页 |
| 1.2.2 疲劳微裂纹形成机制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2.3 焊接接头疲劳裂纹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7-24页 |
| 2.1 实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第17-19页 |
| 2.2 疲劳试件的制备 | 第19-22页 |
| 2.2.1 十字接头疲劳试样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2.2 棒状疲劳试样的制备 | 第20-22页 |
| 2.3 实验内容 | 第22-24页 |
| 2.3.1 十字接头疲劳试验 | 第22-23页 |
| 2.3.2 应变疲劳实验 | 第23页 |
| 2.3.3 断口观察分析 | 第23-24页 |
| 第3章 局部应变法求解十字接头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 第24-45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机理及定义 | 第24-25页 |
| 3.2.1 疲劳裂纹的萌生的机理 | 第24-25页 |
| 3.2.2 裂纹萌生的定义 | 第25页 |
| 3.3 局部应变求解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的计算方法 | 第25-29页 |
| 3.3.1 局部应变的求解 | 第26-27页 |
| 3.3.2 应变和寿命之间的关系 | 第27-29页 |
| 3.4 疲劳裂纹萌生中计算中的参数的确定 | 第29-41页 |
| 3.4.1 循环应力-寿命曲线 | 第29-35页 |
| 3.4.2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 第35-37页 |
| 3.4.3 十字接头疲劳缺口系数的求解 | 第37-41页 |
| 3.5 铝合金十字接头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 | 第41-43页 |
| 3.5.1 铝合金十字接头循环应变-寿命公式 | 第41-42页 |
| 3.5.2 十字接头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 | 第42-4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基于权函数法计算疲劳扩展寿命 | 第45-61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焊趾截面裂纹的应力分布求解 | 第45-50页 |
| 4.2.1 有限元模拟直接得到应力分布 | 第45-46页 |
| 4.2.2 焊趾处的结构应力计算 | 第46-48页 |
| 4.2.3 节点力转化的应力分布 | 第48-50页 |
| 4.3 权函数法求解焊趾截面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50-57页 |
| 4.3.1 权函数法的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 4.3.2 权函数的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4.3.3 参数Mi的确定 | 第52-56页 |
| 4.3.4 焊趾截面应力场强度因子 | 第56-57页 |
| 4.4 铝合金十字接头疲劳裂扩展生寿命计算 | 第57-60页 |
| 4.4.1 疲劳萌生裂纹长度的求解 | 第57-59页 |
| 4.4.2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 第59-6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基于结构应力法求解铝合金十字接头疲劳寿命 | 第61-68页 |
| 5.1 引言 | 第61页 |
| 5.2 结构应力法求解疲劳寿命 | 第61-66页 |
| 5.3 计算结果验验证分析 | 第66-6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