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文章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2章 海上运输通道重要性分析 | 第15-24页 |
| ·海上运输通道的分析 | 第15-19页 |
| ·海上运输通道的内涵 | 第15-16页 |
| ·海上运输通道的种类及特点 | 第16-19页 |
| ·世界主要海上运输通道状况分析 | 第19-24页 |
| ·大西洋海上运输通道 | 第20-21页 |
| ·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运输通道 | 第21-22页 |
| ·印度洋和大西洋海上运输通道 | 第22-24页 |
| 第3章 基于模糊评判方法海上运输通道风险分析 | 第24-37页 |
| ·海上运输通道风险评价模型 | 第24页 |
| ·问题表述 | 第24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法简介 | 第24-27页 |
| ·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27-33页 |
| ·实例分析 | 第33-37页 |
| ·马六甲—南海海上运输通道概况 | 第33-34页 |
| ·应用模糊评判算法评价马六甲—南海海上运输通道风险系统 | 第34-37页 |
| 第4章 海上运输通道风险预警模型 | 第37-45页 |
| ·海上运输通道风险系统的动态描述 | 第37页 |
| ·基于kalman滤波构建海上运输通道预警模型 | 第37-39页 |
| ·kalman滤波算法简介 | 第37-38页 |
| ·Kalman滤波在海上运输通道风险预警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38-39页 |
| ·海上运输通道预警状况空间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 ·选择量化指标确定模型参数 | 第40-41页 |
| ·分警度海上运输通道危机阙值的确定 | 第41页 |
| ·Kalman滤波模型结果的动态分析 | 第41-45页 |
| 第5章 降低海上运输通道风险的建议 | 第45-50页 |
| ·建立危机预警与处理机制 | 第45-47页 |
| ·建立争端解决机制 | 第47页 |
|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 第47-48页 |
| ·能源合作机制 | 第48页 |
| ·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第48-49页 |
| ·国际法保障机制 | 第49-50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0-52页 |
| ·已取得的成果 | 第50页 |
|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A 指标隶属度 | 第55-59页 |
| 附录B 评价级别的确定 | 第59-61页 |
| 附录C 风险指标数据标准正态化程序 | 第61-62页 |
| 附录D 海上运输通道风险指标数据 | 第62-64页 |
| 附录E 风险指标标准化 | 第64-66页 |
| 附录F MATLAB主程序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