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为保全程序的探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15页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我国行为保全的现状考察第16-26页
    第一节 行为保全的基本理念第16-19页
        一、行为保全的概念与特征第16-17页
        二、行为保全程序的原则第17-18页
        三、行为保全的目的和功能价值第18-19页
    第二节 行为保全的法律演进第19-24页
        一、《民事诉讼法》修订前具有行为保全性质的相关制度第19-22页
        二、《民事诉讼法》新增的行为保全制度第22-24页
    第三节 行为保全的司法现状第24-26页
        一、行为保全司法适用中的典型案件第24-25页
        二、行为保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第25-26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行为保全制度的考察第26-33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行为保全制度第26-28页
        一、英国的中间禁令第26-27页
        二、美国的临时限制令和预备性禁令第27-28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行为保全制度第28-31页
        一、德日的假处分制度第28-30页
        二、法国的紧急审理制度第30-31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的比较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行为保全的启动要件第33-40页
    第一节 行为保全提起的主体第33-35页
        一、受害权利人作为行为保全的起诉主体第33页
        二、法院作为行为保全的提起主体第33-35页
    第二节 行为保全提起的管辖第35-37页
        一、民事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第35-36页
        二、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的管辖区分第36页
        三、行为保全和本案诉讼的管辖区分第36-37页
    第三节 行为保全提起的实质条件和形式要求第37-40页
        一、存在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权益纠纷第37页
        二、达到权益损害的严重性要求第37-38页
        三、行为保全提起的方式第38-40页
第四章 行为保全的审理程序和争议要件第40-49页
    第一节 行为保全的审理方式第40-42页
        一、以书面审理为主要方式第40-41页
        二、以言辞辩论为辅助方式第41-42页
    第二节 受害人的损失把握第42-43页
        一、“难以弥补”和“其他损失”的界定第42-43页
        二、损失证据的提出第43页
    第三节 保全中的利益衡量第43-45页
        一、原告胜诉的可能性第44页
        二、双方利益的比较第44-45页
        三、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第45页
    第四节 担保与反担保的提供第45-49页
        一、担保的必要性要求第45-47页
        二、担保的数额要求第47-49页
第五章 行为保全的执行与救济第49-56页
    第一节 行为保全裁定的执行第49-50页
        一、行为保全的执行机构第49-50页
        二、行为保全的执行方式第50页
    第二节 行为保全的程序救济第50-53页
        一、保全裁定的复议第51-52页
        二、保全裁定的撤销和解除第52-53页
    第三节 行为保全的赔偿救济第53-56页
        一、裁定和执行错误的情形第53-54页
        二、错误赔偿的责任主体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ET表面用柔性抗划伤及哑光涂层的研究
下一篇:反冲质子法D-T快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