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我国关于股东除名制度的规定 | 第15-2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的性质之争 | 第15页 |
第二节 除名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一、股东除名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除名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 | 第16-19页 |
三、除名与失权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对第十八条性质之辨析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健全除名制度的实体要件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健全除名制度的指导原则 | 第26-27页 |
一、穷尽其他救济原则 | 第26页 |
二、人合性和资合性平衡原则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除名制度实体上之不足 | 第27-28页 |
一、除名事由适用范围狭窄 | 第27页 |
二、未明确赋予公司章程以自治权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健全除名制度的实体要件 | 第28-38页 |
一、明确除名权的行使主体 | 第28页 |
二、重大事由 | 第28-35页 |
三、被除名股东的股份处理和责任承担问题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健全除名制度的程序要件 | 第40-47页 |
第一节 程序上之问题 | 第40-42页 |
一、前置程序问题 | 第40页 |
二、决议程序问题 | 第40页 |
三、除名决议生效问题 | 第40-41页 |
四、被除名股东股份处理问题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健全股东除名的程序要件 | 第42-46页 |
一、除名的前置程序 | 第42页 |
二、股东除名决议的形成程序 | 第42-45页 |
三、除名决议生效程序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