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含义、类型和运作模式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 第18-19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含义 | 第18页 |
二、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法律组织形式的运作模式 | 第19-23页 |
一、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19-20页 |
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20-21页 |
三、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法律组织形式优劣性之法价值分析 | 第23-36页 |
第一节 基于效益价值的比较分析 | 第23-29页 |
一、从治理机制的角度展开 | 第24-25页 |
二、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展开 | 第25-27页 |
三、从成本因素的角度展开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基于秩序价值的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一、从约束机制的角度展开 | 第30-31页 |
二、从组织稳定性的角度展开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法律组织形式比较分析之总结 | 第33-36页 |
一、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之优劣势 | 第33-34页 |
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之优劣势 | 第34页 |
三、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之优劣势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法律组织形式选择之比较法考察 | 第36-46页 |
第一节 以有限合伙制为主要法律组织形式:以美国、日本为代表 | 第36-39页 |
一、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及原因探究 | 第36-38页 |
二、日本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及原因探究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以公司制为主要法律组织形式:以德国和台湾地区为代表 | 第39-41页 |
一、德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及原因探究 | 第39-40页 |
二、台湾地区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及原因探究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以信托制为主要法律组织形式:以英国为代表 | 第41-42页 |
一、英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及原因探究 | 第41-42页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42-46页 |
一、主动立法引导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发展 | 第43页 |
二、因应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客观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 | 第43-44页 |
三、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立法要有预见性和区别性,避免一刀切 | 第44-45页 |
四、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和发展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之思考 | 第46-54页 |
第一节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选择之考量因素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制是现阶段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之最佳选择 | 第48-51页 |
第三节 混合制是未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组织形式之最佳选择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