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工况下水泵水轮机空化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1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空化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水力机械空化流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空化流动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空化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1.1 空化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空化初生 | 第18页 |
2.1.3 空泡的发育及溃灭和空化分类 | 第18-20页 |
2.1.4 空化数 | 第20页 |
2.2 空化对水力机械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1 水力机械中的空蚀破坏 | 第20-21页 |
2.2.2 空化对水轮机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2.3 空化与空蚀的防护及改善措施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空化流动数值模拟 | 第23-33页 |
3.1 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简要介绍 | 第23-24页 |
3.2 全流道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3 计算域网格划分 | 第25-28页 |
3.3.1 三维全流道网格划分 | 第25-28页 |
3.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8页 |
3.4 流动控制方程 | 第28-29页 |
3.4.1 连续性方程 | 第28-29页 |
3.4.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9页 |
3.4.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9页 |
3.5 空化两相湍流模型 | 第29-30页 |
3.6 空化模型 | 第30-31页 |
3.6.1 Zwart模型 | 第30-31页 |
3.6.2 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 | 第31页 |
3.6.3 Kunz模型 | 第31页 |
3.7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泵工况下水泵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 第33-42页 |
4.1 计算工况的选择 | 第33页 |
4.2 水泵水轮机外特性及内部流动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3 非定常内流特性分析 | 第34-40页 |
4.3.1 转轮 -固定导叶区流动特性分析 | 第34-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泵工况下水泵水轮机空化特性分析 | 第42-53页 |
5.1 转轮区受力分析 | 第42-46页 |
5.1.1 压力分布 | 第42-44页 |
5.1.2 叶片载荷分布 | 第44-46页 |
5.2 空泡分布 | 第46-51页 |
5.2.1 叶片背面空泡分布 | 第46-48页 |
5.2.2 中间流面叶片间空泡体积分布 | 第48页 |
5.2.3 不同叶高上空泡体积分数分布对比 | 第48-50页 |
5.2.4 转轮流道内空泡体积分布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