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流畅体验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 第8页 |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构想与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构想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流畅的相关概念 | 第12-17页 | 
| ·流畅的定义 | 第12-14页 | 
| ·流畅的九维度 | 第14-16页 | 
| ·流畅产生的条件 | 第16-17页 | 
| ·流畅的发展 | 第17-20页 | 
| ·流畅理论的源头 | 第17-18页 | 
| ·流畅的模型发展 | 第18-20页 | 
| ·流畅的实证研究 | 第20-22页 | 
| ·流畅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24-25页 | 
| 第3章 研究一:高校辅导员流畅问卷的修订 | 第25-35页 | 
| ·预测问卷的编制 | 第25-27页 | 
| ·维度建构 | 第25页 | 
| ·项目修订 | 第25-27页 | 
| ·问卷的预测与项目分析 | 第27-31页 | 
| ·施测 | 第27-29页 | 
| ·因素分析的适当性 | 第29页 | 
| ·因素的确立和命名 | 第29-31页 | 
| ·问卷的再测 | 第31-35页 | 
| ·信度分析 | 第31-32页 | 
| ·效度分析 | 第32-35页 | 
| 第4章 研究二:流畅的实证研究 | 第35-45页 |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5页 | 
| ·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 ·研究被试 | 第35-36页 | 
| ·研究工具 | 第36-38页 | 
| ·统计方法 | 第38页 | 
| ·研究结果 | 第38-45页 | 
| ·高校辅导员的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情况 | 第38页 | 
| ·人口统计学纬度的比较 | 第38-42页 | 
| ·关系研究 | 第42-45页 |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5-49页 | 
| ·高校辅导员流畅问卷的修订 | 第45页 | 
| ·高校辅导员流畅的特点 | 第45-47页 | 
| ·总体特征 | 第45-46页 | 
|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46-47页 | 
| ·高校辅导员流畅与幸福感的关系 | 第47-49页 | 
| 第6章 建议 | 第49-52页 | 
| ·营造和谐氛围,提升享受体验 | 第49-50页 | 
|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工作反馈 | 第50页 | 
| ·明确职责定位,建立清晰目标 | 第50-51页 | 
| ·提倡终身学习,培养融合能力 | 第51-52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3页 | 
|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