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论文--人造超硬度材料的生产论文

新金刚石的实验制备及其晶体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新金刚石的研究现状第10-19页
        1.2.1 新金刚石的制备方法第10-15页
        1.2.2 新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第15-19页
        1.2.3 新金刚石的性能第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新金刚石的制备与提纯实验第21-29页
    2.1 新金刚石的制备及表征第21-24页
        2.1.1 新金刚石的制备第21-23页
        2.1.2 样品的XRD表征第23-24页
    2.2 新金刚石的提纯及表征第24-28页
        2.2.1 新金刚石的提纯方法第24-25页
        2.2.2 提纯结果与XRD表征第25-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聚合富勒烯模型与新金刚石晶体结构第29-39页
    3.1 聚合富勒烯模型的提出与计算方法第29-30页
        3.1.1 模型的提出第29页
        3.1.2 计算方法第29-30页
    3.2 聚合富勒烯的性质第30-37页
        3.2.1 结构性质第30-32页
        3.2.2 结构稳定性第32-33页
        3.2.3 电学性质第33-36页
        3.2.4 合成路径第36-37页
    3.3 聚合富勒烯模型与新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对比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扭曲sp~3杂化碳模型与新金刚石晶体结构第39-49页
    4.1 扭曲sp~3杂化碳模型的提出与计算方法第39-41页
        4.1.1 扭曲sp~3杂化碳模型的提出第39-40页
        4.1.2 计算方法第40-41页
    4.2 扭曲sp~3杂化碳模型的性质第41-47页
        4.2.1 结构性质第41-42页
        4.2.2 结构稳定性第42-44页
        4.2.3 力学性质第44-45页
        4.2.4 电学性质第45-46页
        4.2.5 合成路径第46-47页
    4.3 扭曲sp~3杂化碳模型与新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对比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及突破
下一篇: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