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0页 |
1. 典型案例分析 | 第10-12页 |
1.1 案件简介 | 第10页 |
1.2 争议焦点概述 | 第10-12页 |
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理论探析 | 第12-18页 |
2.1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产生背景 | 第12-14页 |
2.1.1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的德国司法判例及学说起源 | 第12-13页 |
2.1.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近现代发展 | 第13-14页 |
2.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与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关系 | 第14-16页 |
2.2.1 合同相对性的概念及性质 | 第14-15页 |
2.2.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 第15-16页 |
2.3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与附随义务的关系 | 第16-18页 |
2.3.1 附随义务的概念及性质 | 第16页 |
2.3.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是附随义务扩张的体现 | 第16-18页 |
3.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之内容 | 第18-25页 |
3.1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构成要件 | 第18-22页 |
3.1.1 与合同当事人存在特殊关系的第三人 | 第18-21页 |
3.1.2 债务人给付造成第三人损害 | 第21-22页 |
3.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法律效果 | 第22-25页 |
3.2.1 适用阶段 | 第22-23页 |
3.2.2 合同类型 | 第23页 |
3.2.3 第三人的请求权内容 | 第23-25页 |
4.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之借鉴 | 第25-31页 |
4.1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与我国责任理论体系的冲突及解决 | 第25-27页 |
4.2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对我国第三人请求权制度完善的借鉴 | 第27-29页 |
4.3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