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沪深300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0-11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1.4.1 创新之处第11页
        1.4.2 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2-28页
    2.1 股指期货第12-16页
        2.1.1 股指期货的特征第12页
        2.1.2 股指期货在全球的发展第12-13页
        2.1.3 我国股指期货的历史第13-14页
        2.1.4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制度与规则第14-16页
    2.2 到期日效应第16-23页
        2.2.1 到期日效应的概念第16-17页
        2.2.2 阿尔法策略第17-18页
        2.2.3 形成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的内在因素第18-20页
        2.2.4 形成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的外在因素第20-23页
    2.3 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的经典检验方法第23-25页
        2.3.1 交易量到期日效应的检验第23-24页
        2.3.2 收益率到期日效应的检验第24页
        2.3.3 波动率到期日效应的检验第24-25页
    2.4 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的市场表现第25-28页
        2.4.1 交易量显著放大第25-26页
        2.4.2 价格效应不明显第26页
        2.4.3 波动性效应尚无定论第26-28页
第3章 沪深300指数到期日效应实证分析第28-39页
    3.1 沪深300指数到期日交易量检验第28-31页
        3.1.1 交易量检验采用的方法第28-29页
        3.1.2 交易量检验第29-31页
    3.2 沪深300指数到期日收益率检验第31-33页
        3.2.1 收益率检验采用的方法第31-32页
        3.2.2 收益率检验第32-33页
    3.3 沪深300指数到期日波动率检验第33-34页
        3.3.1 波动率检验采用的方法第33页
        3.3.2 波动率检验第33-34页
    3.4 利用到期日效应的日内交易策略第34-39页
        3.4.1 日内交易策略说明第34页
        3.4.2 日内模拟交易分析第34-39页
第4章 我国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原因探析第39-46页
    4.1 衍生产品单一第39-44页
    4.2 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不对称第44页
    4.3 市场投资结构中投机比例较大第44页
    4.4 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力度不够第44-45页
    4.5 现货市场深度不够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45-46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第46-49页
    5.1 结论第46页
    5.2 对策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件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处理对ZK60镁合金显微组织及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疏水蛋白rHGFI在聚丙烯表面的自组装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