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图像配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医学图像配准理论 | 第17-35页 |
2.1 医学图像配准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图像配准的数学描述 | 第17-18页 |
2.1.2 图像配准的框架及流程 | 第18-19页 |
2.1.3 图像配准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医学图像配准关键技术 | 第20-29页 |
2.2.1 空间变换 | 第20-21页 |
2.2.2 灰度插值 | 第21-24页 |
2.2.3 相似性测度 | 第24-25页 |
2.2.4 优化算法 | 第25-29页 |
2.3 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方法 | 第29-34页 |
2.3.1 基于空间变换的配准方法 | 第29-31页 |
2.3.2 基于物理模型的配准方法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多层次B样条的变换模型 | 第35-49页 |
3.1 B样条理论基础 | 第35-38页 |
3.1.1 B样条曲线 | 第35-37页 |
3.1.2 B样条曲面 | 第37-38页 |
3.2 B样条的变换模型 | 第38-40页 |
3.2.1 初始化网格 | 第38-39页 |
3.2.2 B样条的变换模型 | 第39-40页 |
3.3 多层次B样条的变换模型 | 第40-44页 |
3.3.1 多层次B样条变换 | 第40-42页 |
3.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42-44页 |
3.4 局部区域多层次B样条的变换模型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高维直方图的局部互信息测度 | 第49-59页 |
4.1 互信息理论基础 | 第49-52页 |
4.1.1 信息论与熵 | 第49-50页 |
4.1.2 联合熵 | 第50页 |
4.1.3 互信息的概念 | 第50-51页 |
4.1.4 图像互信息的计算 | 第51-52页 |
4.2 互信息的优缺点与改进 | 第52-54页 |
4.2.1 互信息的优缺点 | 第52-53页 |
4.2.2 互信息的一些改进 | 第53-54页 |
4.3 局部互信息 | 第54-56页 |
4.3.1 局部互信息的概念 | 第54-55页 |
4.3.2 局部互信息的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4.1 图像配准结果 | 第56-57页 |
4.4.2 配准效果的评价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基于多层次B样条和局部互信息的前列腺图像非刚性配准的应用研究 | 第59-65页 |
5.1 非刚性配准算法 | 第59-60页 |
5.1.1 配准算法 | 第59页 |
5.1.2 配准步骤 | 第59-60页 |
5.1.3 配准流程图 | 第60页 |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2.1 主程序 | 第60-62页 |
5.2.2 程序运行界面 | 第62页 |
5.2.3 配准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