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铅胁迫下黑心菊转录组分析及拟南芥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建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1.1 转录组学概述第9页
    1.2 转录组研究方法第9-13页
        1.2.1 基因芯片技术(DNAmicroarray)第10页
        1.2.2 表达序列标签文库测序技术(EST)第10-11页
        1.2.3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第11页
        1.2.4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PSS)第11-12页
        1.2.5 RNA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RNA-Seq)第12-13页
    1.3 农杆菌介导法第13-14页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7页
        1.4.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4.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转录组分析的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8-20页
        2.1.1 植物材料第18页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8页
        2.1.3 测序试验第18-20页
    2.2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第20-22页
        2.2.1 原始数据过滤第20页
        2.2.2 数据组装第20页
        2.2.3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20-22页
    2.3 拟南芥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实验方法第22-29页
        2.3.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3.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23页
        2.3.3 实验方法第23-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2页
    3.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第29页
    3.2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第29-31页
        3.2.1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第29-30页
        3.2.2 测序数据过滤第30-31页
    3.3 数据组装第31-32页
    3.4 Unigene的功能注释第32-34页
    3.5 Unigene的KOG分类第34-35页
    3.6 Unigene的GO分类第35-40页
    3.7 Unigene代谢通路分析第40-42页
    3.8 编码蛋白框(CDS)预测第42-45页
    3.9 拟南芥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第45-52页
        3.9.1 拟南芥愈伤组织的培养第45-46页
        3.9.2 拟南芥再生体系第46-48页
        3.9.3 质粒pBI121-RhNRAMP1转化农杆菌PCR鉴定第48页
        3.9.4 转RhNRAMP1基因拟南芥PCR鉴定第48-49页
        3.9.5 影响拟南芥受体系统建立的因素第49-50页
        3.9.6 可能提高拟南芥遗传转化体系的途径第50-52页
4 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4.1 结论第52-53页
    4.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异质性与制度建构
下一篇:论通谋虚伪表示及其制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