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 | 第10-13页 |
1.3.1 融资的概念 | 第11-12页 |
1.3.2 房地产融资的概念 | 第12页 |
1.3.3 房地产融资的特征 | 第12-13页 |
1.4 本文构架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1.1 企业融资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2.1.1.1 平衡性原则 | 第15页 |
2.1.1.2 经济性原则 | 第15页 |
2.1.1.3 效益性原则 | 第15-16页 |
2.1.1.4 长期性原则 | 第16页 |
2.1.2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 | 第16-19页 |
2.1.2.1 早期企业融资理论 | 第16-17页 |
2.1.2.2 中期企业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2.1.2.3 近期企业融资理论 | 第18-19页 |
2.2 相关研究回顾 | 第19-21页 |
第3章 房地产工程项目融资评估研究 | 第21-33页 |
3.1 融资主体及主要关系人资信评估 | 第21-23页 |
3.1.1 借款人概况及经营者素质 | 第21页 |
3.1.2 借款人的经营情况 | 第21-22页 |
3.1.3 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分析 | 第22页 |
3.1.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2页 |
3.1.5 现金流量分析 | 第22-23页 |
3.2 项目概况和建设进度情况评估 | 第23-24页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23页 |
3.2.2 项目概况和市场定位 | 第23页 |
3.2.3 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分析 | 第23-24页 |
3.2.4 项目的开发周期及工程进度计划 | 第24页 |
3.2.5 相关单位的资质评价 | 第24页 |
3.3 项目市场分析 | 第24-25页 |
3.3.1 项目的销售方案和营销计划分析 | 第24页 |
3.3.2 市场供求分析 | 第24-25页 |
3.3.3 同类竞争项目的比较 | 第25页 |
3.3.4 市场前景预测 | 第25页 |
3.4 财务基础数据及财务效益评估 | 第25-29页 |
3.4.1 总投资估算及构成总投资各项费用的合理性 | 第25-28页 |
3.4.2 资金来源评价主要分析以下几项 | 第28页 |
3.4.3 财务效益预测 | 第28-29页 |
3.5 项目融资不确定性分析 | 第29-31页 |
3.5.1 盈亏平衡点 | 第29-30页 |
3.5.2 敏感性分析 | 第30页 |
3.5.3 敏感性因素的选择及依据 | 第30-31页 |
3.6 项目融资和银行业务收入的风险防范以及风险评估 | 第31-33页 |
3.6.1 项目现金流量和财务指标分析 | 第31页 |
3.6.2 贷款方式分析 | 第31-32页 |
3.6.3 银行效益和贷款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第4章 实例应用分析 | 第33-59页 |
4.1 融资主体及主要关系人资信评估 | 第33-37页 |
4.2 项目概况和建设情况评估 | 第37-40页 |
4.3 项目市场情况评估 | 第40-50页 |
4.4 财务基础数据的确定及财务效益评估 | 第50-54页 |
4.5 敏感性因素的选择及依据 | 第54-55页 |
4.6 贷款的潜在风险以及建议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和银行收益 | 第55-58页 |
4.7 项目总体评价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3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建议 | 第60-63页 |
5.2.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融资环境 | 第60-61页 |
5.2.2 完善房地产融资监管体系 | 第61页 |
5.2.3 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评估 | 第61-62页 |
5.2.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 第62页 |
5.2.5 拓宽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