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会展业的内涵 | 第8-9页 |
1.2 会展的分类 | 第9-11页 |
1.3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1页 |
1.4 林业会展 | 第11-12页 |
1.5 昌邑绿博会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6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绿博会与昌邑苗木发展历程 | 第15-27页 |
2.1 历届昌邑绿博会透析 | 第15-21页 |
2.1.1 2003山东(昌邑)苗木交易会 | 第15页 |
2.1.2 2004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5-16页 |
2.1.3 2005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6页 |
2.1.4 2006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6-17页 |
2.1.5 2007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7页 |
2.1.6 2008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7-18页 |
2.1.7 2009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8-19页 |
2.1.8 2010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9页 |
2.1.9 2011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19-20页 |
2.1.10 2012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20页 |
2.1.11 2013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 | 第20-21页 |
2.2 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7页 |
2.2.1 发展速度快 | 第22-23页 |
2.2.2 产业特色强 | 第23页 |
2.2.3 企业化发展 | 第23-25页 |
2.2.4 生产专业化 | 第25页 |
2.2.5 生产标准化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3.1 绿博会与昌邑苗木产业发展趋势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3.2 历届昌邑绿博会特点分析 | 第28-30页 |
3.3 绿博会影响下的昌邑苗木业发展历程 | 第30-35页 |
3.4 昌邑市绿博会带动苗木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4 外地经验做法 | 第43-52页 |
4.1 河南鄢陵花木产业发展情况 | 第43-44页 |
4.2 鄢陵举办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透析 | 第44-48页 |
4.2.1 首届中原花博会 | 第44页 |
4.2.2 第二届中原花博会 | 第44-45页 |
4.2.3 第三届中原花博会 | 第45页 |
4.2.4 第四届中原花博会 | 第45-46页 |
4.2.5 第五届中原花博会 | 第46页 |
4.2.6 第六届中原花博会 | 第46页 |
4.2.7 第七届中原花博会 | 第46页 |
4.2.8 第八届中原花博会 | 第46-47页 |
4.2.9 第九届中原花博会 | 第47页 |
4.2.10 第十届中原花博会 | 第47页 |
4.2.11 第十一届中原花博会 | 第47-48页 |
4.2.12 第十二届中原花博会 | 第48页 |
4.2.13 第十三届中原花博会 | 第48页 |
4.3 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的带动作用 | 第48-49页 |
4.4 昌邑绿博会与鄢陵花博会的比较 | 第49-5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2-60页 |
5.1 绿博会对昌邑的作用 | 第52-54页 |
5.1.1 绿博会是昌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 第52-53页 |
5.1.2 绿博会是昌邑苗木业发展的展示窗 | 第53-54页 |
5.1.3 绿博会是昌邑绿色生态产业的指示器 | 第54页 |
5.2 绿博会与昌邑苗木业关系总结 | 第54-55页 |
5.2.1 绿博会对苗木业的作用 | 第54-55页 |
5.2.2 昌邑苗木业对绿博会的支持 | 第55页 |
5.3 昌邑绿博会和苗木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55-57页 |
5.3.1 绿博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第55-56页 |
5.3.2 昌邑苗木产业规模优势不强,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比较明显 | 第56-57页 |
5.4 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