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1 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9页 |
1.1.2 体验经济的到来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理论框架 | 第14-21页 |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4-17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2 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第17-20页 |
2.2.1 国外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2.2.2 国内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2.3 目前我国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2.3.1 忽略文化传承 | 第20页 |
2.3.2 丢失园区自然特色 | 第20-21页 |
2.3.3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 第21页 |
2.4 小结 | 第21页 |
3 体验式理念在生态观光农业园中的应用 | 第21-38页 |
3.1 案例分析 | 第21-29页 |
3.1.1 山东寿光生态农业观光园 | 第21-23页 |
3.1.2 苏州澄湖生态观光农业园 | 第23-25页 |
3.1.3 瑞典罗森戴尔庄园 | 第25-27页 |
3.1.4 新疆昌吉现代农业创新园 | 第27-29页 |
3.2 案例总结及启示 | 第29-30页 |
3.2.1 案例总结 | 第29-30页 |
3.2.2 案例启示 | 第30页 |
3.3 生态观光农业园中的体验模式分析 | 第30-35页 |
3.3.1 文化体验 | 第31-32页 |
3.3.2 景观体验 | 第32-34页 |
3.3.3 参与体验 | 第34-35页 |
3.4 基于体验式理念下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3.4.1 个性化原则 | 第35页 |
3.4.2 多样性原则 | 第35页 |
3.4.3 生态性原则 | 第35-36页 |
3.4.4 乡土性原则 | 第36页 |
3.4.5 参与性原则 | 第36页 |
3.5 基于体验式理念下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3.5.1 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和景观资源 | 第36页 |
3.5.2 体验活动引导功能分区 | 第36页 |
3.5.3 体验活动多元化 | 第36-37页 |
3.5.4 市场导向体验活动 | 第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淅川双龙湾生态观光农业园总体规划设计 | 第38-49页 |
4.1 项目概况及发展条件 | 第38-44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38页 |
4.1.2 园区概况 | 第38-42页 |
4.1.3 项目SWOT分析 | 第42-44页 |
4.2 总体设计 | 第44-49页 |
4.2.1 规划依据及目标定位 | 第44页 |
4.2.2 项目规划原则及设计理念 | 第44-46页 |
4.2.3 功能分区规划 | 第46-48页 |
4.2.4 景观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5 体验式理念在双龙湾生态观光农业园中的应用 | 第49-72页 |
5.1 园区体验活动设计 | 第49-61页 |
5.1.1 文化体验活动设计 | 第49-52页 |
5.1.2 景观体验活动设计 | 第52-58页 |
5.1.3 参与体验活动设计 | 第58-61页 |
5.2 园区节事活动策划 | 第61-63页 |
5.3 园区规划专项设计 | 第63-72页 |
5.3.1 交通系统规划 | 第63-65页 |
5.3.2 服务设施规划 | 第65-67页 |
5.3.3 园区分期规划 | 第67-68页 |
5.3.4 植物种植设计 | 第68-69页 |
5.3.5 水系规划 | 第69-70页 |
5.3.6 环保规划及节能减排措施 | 第70-71页 |
5.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71-72页 |
6 结语 | 第72-7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2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图片索引 | 第77-80页 |
表格索引 | 第80-82页 |
附图 | 第82-87页 |
英文摘要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