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现有控制策略对比 | 第9-11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H桥驱动电路国内外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于H桥实现电机气隙圆形磁场控制器 | 第14-22页 |
2.1 凸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功率 | 第14-16页 |
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功角M? | 第16-19页 |
2.2.1 功角的时空统一原理 | 第16-17页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合成磁势 | 第17-19页 |
2.3 基于H桥实现电机气隙圆形磁场控制器 | 第19-21页 |
2.3.1 H桥控制器结构及优点 | 第19-20页 |
2.3.2 H桥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的比较 | 第22-39页 |
3.1 MATLAB/SIMULINK | 第22页 |
3.2 基于H桥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22-27页 |
3.2.1 六线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23-24页 |
3.2.2 基于H桥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第24-27页 |
3.3 基于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27-33页 |
3.3.1 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3.3.2 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原理 | 第29-31页 |
3.3.3 基于矢量控制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第31-33页 |
3.4 仿真结果对比 | 第33-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H桥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39-56页 |
4.1 基于H桥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45页 |
4.1.1 DSP芯片 | 第39-40页 |
4.1.2 系统电源设计 | 第40-41页 |
4.1.3 IPM智能功率模块的逆变驱动设计 | 第41-43页 |
4.1.4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3页 |
4.1.5 初始位置及速度检测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4.1.6 硬件电路板实物图 | 第44-45页 |
4.2 基于H桥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51页 |
4.2.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46页 |
4.2.2 软件主程序及其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第46-48页 |
4.2.3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8-5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