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与观测技术设备论文--遥测技术设备论文

东中国海水体浊度遥感算法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浊度遥感反演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2 浊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文章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第19-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页
    2.2 实测数据获取第19-23页
        2.2.1 浮标数据的获取第20-21页
        2.2.2 航次数据的获取第21-23页
    2.3 卫星图像获取第23-29页
        2.3.1 GOCI与MODIS卫星简介第23-26页
        2.3.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第26-29页
第三章 高浑浊水体浊度遥感算法构建第29-35页
    3.1 光谱分析实验第29-31页
    3.2 高浑浊水体浊度模型建立第31-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算法适用性分析第35-51页
    4.1 高浊度反演模型验证和评估第35-36页
        4.1.1 模型验证第35页
        4.1.2 稳定性分析第35-36页
    4.2 算法比较及大气校正的影响第36-44页
        4.2.1 参与比较的算法第36-40页
        4.2.2 模型间的比较第40-41页
        4.2.3 大气校正前后的比较第41-42页
        4.2.4 模型的综合评分第42-44页
    4.3 GOCI与MODIS数据对比第44-47页
    4.4 东中国海水体浊度联合算法建立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东中国海水体浊度分布特征研究第51-70页
    5.1 水体浊度空间分布特征第51-54页
    5.3 水体浊度时间变化特征第54-59页
        5.3.1 季节变化特征第54-55页
        5.3.2 短期变化特征第55-59页
    5.4 东中国海水体浊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第59-69页
        5.4.1 浊度与叶绿素、悬浮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第59-64页
        5.4.2 驱动浊度变化的机制第64-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3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70-71页
    6.2 论文特色第71页
    6.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作者简介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Tgcm在普里兹湾以及全球海洋环流模拟中的应用
下一篇:铜基半导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对环境污染物降解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