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精氨酸对小鼠DDK综合症的影响及其修饰基因定位研究

致谢第4-9页
摘要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2页
    1.1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规律第11-12页
        1.1.1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一般规律第11页
        1.1.2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规律第11-12页
            1.1.2.1 小鼠早期胚胎母源型基因表达第11-12页
            1.1.2.2 小鼠早期胚胎基因的调控过渡第12页
            1.1.2.3 小鼠早期胚胎合子型基因的表达第12页
    1.2 精氨酸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精氨酸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第13页
        1.2.2 精氨酸对早期胚胎着床的影响第13-14页
    1.3 DDK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1.3.1 DDK综合症与Om基因的发现第14-15页
        1.3.2 Om基因的定位第15-16页
        1.3.3 Om基因主导的精卵亲和性研究第16-17页
        1.3.4 Om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第17-18页
        1.3.5 Om基因位点杂合型雌鼠卵子细胞质物质形成机制假说第18-20页
    1.4 Om基因修饰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1.4.1 修饰基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20-21页
        1.4.2 修饰基因的作用方式及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3 Om基因修饰基因的发现第22-23页
        1.4.4 Om基因修饰基因的定位第23页
    1.5 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第23-29页
        1.5.1 QTL定位原理第23-24页
        1.5.2 QTL定位方法第24-26页
            1.5.2.1 单标记作图法第24页
            1.5.2.2 区间作图法第24-25页
            1.5.2.3 复合区间作图法第25页
            1.5.2.4 多重区间作图法第25-26页
        1.5.3 QTL定位的策略第26-27页
            1.5.3.1 候选基因法第26页
            1.5.3.2 全基因组扫描法第26-27页
        1.5.4 QTL精细定位第27-28页
        1.5.5 影响QTL定位效果的因素第28-29页
            1.5.5.1 定位群体第28页
            1.5.5.2 标记密度第28页
            1.5.5.3 表型鉴定第28-29页
            1.5.5.4 方法算法第29页
        1.5.6 QTL定位面临的挑战及展望第29页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二章 精氨酸对DDK综合症的影响研究第32-38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33页
        2.2.2 实验日粮第33页
        2.2.3 实验数据收集第33页
        2.2.4 实验仪器设备第33-34页
        2.2.5 实验试剂第34页
        2.2.6 实验方法第34页
        2.2.7 技术路线第34页
        2.2.8 统计分析第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2.3.1 小鼠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存活胎子数的影响第34-35页
        2.3.2 小鼠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子宫胎盘NO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2.4 讨论与结论第36-37页
        2.4.1 小鼠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存活胎子数的影响第36页
        2.4.2 小鼠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子宫胎盘NO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加重DDK综合症修饰基因的QTL定位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9-45页
        3.2.1 实验动物第39页
        3.2.2 动物饲养管理第39页
        3.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9-40页
        3.2.5 技术路线第40页
        3.2.6 构建定位群体第40页
        3.2.7 小鼠DNA样本提取第40-42页
        3.2.8 PCR引物及扩增第42页
        3.2.9 PCR扩增结果判定第42-44页
            3.2.9.1 N_2雌鼠杂合型判定第42-43页
            3.2.9.2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判定第43-44页
        3.2.10 表型数据收集第44页
        3.2.11 QTL定位分析第44-4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3.3.1 微卫星多态性引物筛选第45-46页
        3.3.2 N_2雌雄杂合子筛选第46页
        3.3.3 QTL定位分析第46-49页
            3.3.3.1 收集表型数据第46-47页
            3.3.3.2 QTL分析第47-49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49-52页
        3.4.1 微卫星多态性引物筛选第49页
        3.4.2 N_2雌性杂合子筛选第49-50页
        3.4.3 QTL定位分析第50-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Amom1基因位点的精细定位第54-66页
    4.1 前言第54-5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4.2.1 实验动物第55页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5页
        4.2.3 技术路线第55页
        4.2.4 高密度分子标记的筛选第55-56页
        4.2.5 QTL定位第56页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6-5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4.3.1 高密度分子标记筛选第57页
        4.3.2 第九号染色体上全基因扫描第57-58页
        4.3.3 Amom1位点QTL定位第58页
        4.3.4 Amom1位点遗传参数分析第58-59页
        4.3.5 识别Amom1位点内候选基因第59页
        4.3.6 Amom1位点内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9-61页
    4.4 讨论与结论第61-64页
        4.4.1 Amom1位点的QTL定位第61页
        4.4.2 QTL定位置信区间的选择第61-62页
        4.4.3 Amom1位点遗传参数分析第62页
        4.4.4 Amom1位点内候选基因的选择第62-64页
        4.4.5 Om基因修饰基因研究展望第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全文总结第66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66页
下一步研究内容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81页
附表1第81-86页
附表2第86-88页
附表3第88-90页
附表4第90-92页
ABSTRACT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有机氰胶法制备碳基复合材料
下一篇:播种量和品种对紫花苜蓿植株动态变化与生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