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视域及相关概念 | 第14页 |
1.2.3 可见性(visibility) | 第14页 |
1.2.4 凸空间 | 第14-15页 |
1.2.5 视线深度 | 第15-16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3.2 基于视觉感知的空间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视域分析的基础 | 第21-31页 |
2.1 视觉感知的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2.1.1 视觉的生理和认知基础 | 第21-22页 |
2.1.2 视觉感知和空间认知 | 第22页 |
2.1.3 视觉趋简性 | 第22-23页 |
2.1.4 视觉趋向中心性 | 第23-24页 |
2.2 视域分析的生态知觉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生态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4-25页 |
2.2.2 视觉感知的生态描述方法 | 第25-26页 |
2.2.3 生态知觉理论的启示 | 第26-27页 |
2.3 动态视线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3.1 单元空间与凸空间 | 第27页 |
2.3.2 空间轴向性 | 第27-28页 |
2.3.3 空间的抽象构成 | 第28-29页 |
2.4 运动感知的特性 | 第29-31页 |
2.4.1 连续性 | 第29页 |
2.4.2 动态性 | 第29页 |
2.4.3 引导性 | 第29-30页 |
2.4.4 节奏性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视域分析在空间研究中的可行性 | 第31-41页 |
3.1 视域分析的特性与可行性 | 第31-34页 |
3.1.1 始于“所见” | 第32-33页 |
3.1.2 空间的内在逻辑性 | 第33页 |
3.1.3 前提性 | 第33-34页 |
3.1.4 客观的集体知觉普遍性 | 第34页 |
3.1.5 易于量化 | 第34页 |
3.2 尺度与维度可行性 | 第34-36页 |
3.2.1 空间网格集成与尺度 | 第34-35页 |
3.2.2 维度 | 第35-36页 |
3.3 动态视线研究的合理性 | 第36-37页 |
3.3.1 参观行为的引发 | 第36页 |
3.3.2“动线”概念的提出 | 第36页 |
3.3.3 动态体验方式的设定 | 第36-37页 |
3.3.4 动态体验的基础 | 第37页 |
3.4 相关变量控制 | 第37-41页 |
3.4.1 实体要素 | 第37-38页 |
3.4.2 动态视线的方向性 | 第38-39页 |
3.4.3 路径的唯一性与模糊性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单元空间的视域分析 | 第41-63页 |
4.1 视线整合度(Visual Clustering Coefficient)与行为倾向 | 第41-42页 |
4.1.1 视野与行为 | 第41页 |
4.1.2 视域集成 | 第41页 |
4.1.3 视线整合度的算法 | 第41-42页 |
4.2 单元空间的连接方式与视觉属性 | 第42-49页 |
4.2.1 单元空间的抽象提取 | 第42-43页 |
4.2.2 视线整合度分析 | 第43-44页 |
4.2.3 通道宽度对视觉与行为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4 通道位置对视觉与行为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布展方式与行为倾向 | 第49-54页 |
4.3.1 周边式 | 第49-50页 |
4.3.2 中央式 | 第50-51页 |
4.3.3 散点摆放 | 第51-54页 |
4.4 视线的阻碍与视觉修正 | 第54-63页 |
4.4.1 视线的阻碍 | 第54-55页 |
4.4.2 空间视线整合度的修正 | 第55-61页 |
4.4.3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视域分析在纪念馆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 第63-85页 |
5.1 案例概述 | 第63-64页 |
5.1.1 典型案例选取 | 第63页 |
5.1.2 空间基本特征与参观方式 | 第63-64页 |
5.2 主动观察与被动所见 | 第64-73页 |
5.2.1 视线控制度 | 第65页 |
5.2.2“看”点的确定 | 第65-71页 |
5.2.3 再论视线深度的意义 | 第71-73页 |
5.3 量化分析与描述 | 第73-78页 |
5.3.1 大屠杀纪念馆碑林节点分析 | 第73-74页 |
5.3.2 异形空间的视线图解分析 | 第74-76页 |
5.3.3 休息区对参观动线的视觉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5.4 参观动线组织下的视域分析 | 第78-80页 |
5.4.1 路径确立 | 第78-79页 |
5.4.2 视域面积(isovist)分析 | 第79页 |
5.4.3 分析与验证 | 第79-80页 |
5.5 总结 | 第80-85页 |
5.5.1 分析方法与结论 | 第80-81页 |
5.5.2 视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第81-82页 |
5.5.3 视域分析的局限性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表 | 第87-111页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