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小波域马尔可夫激光散斑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绪论第22-38页
    1.1 引言第22页
    1.2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与评定原则第22-27页
        1.2.1 二维表面粗糙度评价第22-26页
        1.2.2 三维表面粗糙度评价第26-27页
    1.3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第27-34页
        1.3.1 接触式测量方法第28-29页
        1.3.2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第29-34页
    1.4 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第34-35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5-38页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35-36页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36页
        1.5.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2 散斑场中的表面粗糙度信息第38-48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粗糙面的散射特性第38-39页
    2.3 散斑的成因及分类第39-41页
        2.3.1 散斑成因第39-40页
        2.3.2 散斑分类第40-41页
    2.4 散斑图像的统计特性第41-44页
        2.4.1 散斑光场的一阶统计特性第41-43页
        2.4.2 散斑光场的强度自相关函数第43-44页
    2.5 散斑场特性与表面粗糙度第44-46页
        2.5.1 散斑对比度与表面粗糙度第44页
        2.5.2 散斑相关与表面粗糙度第44-45页
        2.5.3 散斑纹理特征与表面粗糙度第45-46页
    2.6 散斑图像的获取第46-47页
    2.7 本章总结第47-48页
3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48-74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纹理分析概述第48-54页
        3.2.1 纹理的定义和分类第48-49页
        3.2.2 纹理分析方法第49-53页
        3.2.3 纹理分析方法比较第53-54页
    3.3 马尔可夫随机场概述第54-57页
        3.3.1 邻域系统和基团第54-56页
        3.3.2 二维马尔可夫随机场定义第56-57页
    3.4 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第57-66页
        3.4.1 基于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纹理特征的提取第58-60页
        3.4.2 基于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60-66页
    3.5 吉布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第66-73页
        3.5.1 吉布斯分布第66-68页
        3.5.2 吉布斯随机场与马尔可夫模型分布的等价性第68页
        3.5.3 吉布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第68-69页
        3.5.4 基于吉布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纹理特征的提取第69-70页
        3.5.5 基于吉布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70-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基于小波模型的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74-88页
    4.1 引言第74页
    4.2 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T算法第74-77页
        4.2.1 多分辨率分析第74-75页
        4.2.2 Mallat算法与离散正交小波变换第75-77页
    4.3 二维小波变换与图像处理第77-79页
        4.3.1 二维小波变换第77-79页
        4.3.2 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第79页
    4.4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第79-82页
    4.5 基于小波变换的纹理特征提取第82-84页
    4.6 基于小波变换的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84-86页
    4.7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基于小波域马尔可夫模型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88-98页
    5.1 引言第88页
    5.2 小波系数相关性分析第88-91页
        5.2.1 小波域信号模型分析第88-90页
        5.2.2 小波变换的系数相关性分析第90-91页
    5.3 基于小波域的马尔可夫模型第91-94页
        5.3.1 两层的马尔可夫随机场第91-92页
        5.3.2 多尺度马尔可夫模型第92-93页
        5.3.3 小波域马尔可夫模型第93-94页
    5.4 基于小波域的马尔可夫纹理特征提取第94-95页
    5.5 基于小波域的马尔可夫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第95-97页
    5.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6 实验系统的建立与测量实验比对第98-116页
    6.1 引言第98页
    6.2 实验系统的建立第98-100页
        6.2.1 系统实验平台第98-99页
        6.2.2 初始实验参数的确定第99-100页
    6.3 不同表面三种模型测量实验结果比对第100-115页
        6.3.1 车削第101-105页
        6.3.2 立式铣床第105-108页
        6.3.3 卧式铣床第108-112页
        6.3.4 不同表面三种模型结果比对第112-115页
    6.4 本章总结第115-116页
7 测量结果稳定性分析第116-147页
    7.1 引言第116页
    7.2 系统实验参数的影响分析第116-130页
        7.2.1 CCD与被测表面距离的影响第116-119页
        7.2.2 入射光方向与机加工表面纹理相对位置的影响第119-123页
        7.2.3 激光光斑大小的影响第123-126页
        7.2.4 激光功率的影响第126-130页
    7.3 模型稳定性分析第130-144页
        7.3.1 改变CCD与被测表面的距离第130-134页
        7.3.2 改变入射光方向与机加工表面纹理的相对位置第134-138页
        7.3.3 改变激光光斑大小第138-141页
        7.3.4 改变激光功率第141-144页
    7.4 本章总结第144-147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47-150页
    8.1 总结第147-148页
    8.2 展望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1页
攻读博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如实报告义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