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停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提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9-20页
 第一章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第9-16页
  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第9-11页
   ·生物性因素第9-10页
   ·环境卫生第10页
   ·遗传因素第10页
   ·饲养管理第10页
   ·其他原因第10-11页
  2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第11-14页
   ·临床型乳房炎的检查第11页
   ·隐性型乳房炎的检查第11-14页
     ·乳汁体细胞计数法第11-12页
     ·乳汁pH 值检验法第12页
     ·乳汁导电性检查法第12-13页
     ·乳成分直接检验法第13页
     ·PCR 检验法第13-14页
  3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第14-16页
   ·加强饲养管理第14页
   ·药物治疗第14-15页
     ·抗生素治疗第14-15页
     ·中药治疗第15页
   ·疫苗预防第15页
   ·其他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第16-20页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苗第16-17页
  2 大肠杆菌苗第17-18页
  3 链球菌苗第18-19页
  4 乳房炎多联苗第19页
  5 结语第19-20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0-44页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第20-27页
  1 试验材料第20页
   ·仪器设备第20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20页
  2 方法第20-23页
   ·奶样的采集和处理第20-21页
   ·主要病原菌的分离第21页
   ·分离纯化的病原菌的生化鉴定第21-23页
   ·药敏试验第23页
  3 试验结果第23-25页
   ·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第23-24页
   ·药敏试验结果第24-25页
  4 讨论第25-27页
 第四章 奶牛乳房炎停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的提取纯化研究第27-44页
  1 材料第28页
   ·菌株第28页
   ·培养基和试剂第28页
   ·仪器设备第28页
  2 方法第28-35页
   ·培养时间对荚膜多糖产量影响的研究第28-31页
     ·菌种的活化第28-29页
     ·摇瓶发酵培养第29页
     ·发酵液中菌浓度和荚膜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9-31页
       ·发酵液中菌浓度的测定第29页
       ·发酵液中多糖浓度的测定第29-31页
   ·荚膜多糖的提取纯化第31-35页
     ·微生物发酵罐发酵试验第31页
     ·荚膜多糖的粗提第31页
     ·荚膜多糖的纯化第31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各项指标的检测第31-35页
       ·唾液酸含量的测定第31-33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33-34页
       ·核酸含量测定第34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分子量测定第34-35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中蛋白、核酸残留分析第35页
  3 结果第35-42页
   ·发酵液PH 值对荚膜多糖得率的影响第35-36页
   ·培养时间对菌液浓度和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乙醇浓度沉淀核酸的效果第37-38页
   ·不同乙醇浓度沉淀多糖的效果第38-39页
   ·乙醇沉淀多糖的温度和时间对荚膜多糖得率的影响第39页
   ·冷酚抽提次数对荚膜多糖得率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的蛋白、核酸、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第40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的紫外扫描结果第40-41页
   ·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的Sepharose CL-4B 凝胶过滤层析结果第41-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导师简介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蛋鹌鹑饲粮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
下一篇:激素诱导对羔羊卵泡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