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论文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化与价值观概述 | 第18-24页 |
2.1 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18-20页 |
2.1.1 文化 | 第18页 |
2.1.2 中国文化 | 第18-19页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19-20页 |
2.2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0-23页 |
2.2.1 价值观 | 第20-21页 |
2.2.2 核心价值观 | 第21-22页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2-23页 |
2.3 文化与价值观之关系 | 第23-24页 |
2.3.1 文化是价值观的外延 | 第23页 |
2.3.2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涵 | 第23-24页 |
第3章 中华文化演进中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 第24-30页 |
3.1 中华古代文化及价值取向 | 第24-26页 |
3.1.1 古代文化及其价值变迁 | 第24-25页 |
3.1.2 古代文化之内涵与价值取向 | 第25-26页 |
3.2 中华近代文化及价值取向 | 第26-28页 |
3.2.1 近代文化及其价值变迁 | 第26-27页 |
3.2.2 近代文化之内涵与价值取向 | 第27-28页 |
3.3 中华现代文化及价值取向 | 第28-30页 |
3.3.1 现代文化及其价值变迁 | 第28-29页 |
3.3.2 现代文化之内涵与价值取向 | 第29-30页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 | 第30-38页 |
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之所在 | 第30-33页 |
4.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影响 | 第30-31页 |
4.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革性影响 | 第31-32页 |
4.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性影响 | 第32-33页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之必然 | 第33-36页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33-34页 |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 | 第34-35页 |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 第35-36页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于当代文化实践 | 第36-38页 |
4.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当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原点 | 第36-37页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基础 | 第37-38页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契合 | 第38-49页 |
5.1 国家层面 | 第38-41页 |
5.1.1 富强 | 第38-39页 |
5.1.2 民主 | 第39页 |
5.1.3 文明 | 第39-40页 |
5.1.4 和谐 | 第40-41页 |
5.2 社会层面 | 第41-45页 |
5.2.1 自由 | 第41-42页 |
5.2.2 平等 | 第42-43页 |
5.2.3 公正 | 第43-44页 |
5.2.4 法治 | 第44-45页 |
5.3 个人层面 | 第45-49页 |
5.3.1 爱国 | 第45页 |
5.3.2 敬业 | 第45-46页 |
5.3.3 诚信 | 第46-47页 |
5.3.4 友善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