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孝堂山汉代石祠画像的内容及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孝堂山石祠田野调查概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孝堂山石祠历史年代考究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孝堂山石祠墓主考 | 第17-21页 |
第三节 孝堂山石祠建筑类型及其结构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孝堂山石祠题记铭刻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孝堂山石祠画像内容考释 | 第26-57页 |
第一节 墓主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历史故事题材 | 第28-38页 |
一、孔子见老子 | 第28-30页 |
二、周公辅成王 | 第30-32页 |
三、泗水捞鼎 | 第32-34页 |
四、桥上坠车 | 第34-36页 |
五、楚昭贞姜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生产劳动题材 | 第38-40页 |
一、出行巡猎、战争狩猎 | 第38-40页 |
第四节 社会生活题材 | 第40-47页 |
一、车马出行 | 第40-44页 |
二、庖厨宴饮、乐舞百戏 | 第44-46页 |
三、胡汉战争 | 第46-47页 |
第五节 神话宗教信仰题材 | 第47-57页 |
一、奇禽异兽 | 第48-51页 |
二、伏羲氏、女娲氏 | 第51-52页 |
三、西王母 | 第52-53页 |
四、风伯、雷神 | 第53-54页 |
五、贯胸国、毛民国 | 第54-56页 |
六、日月星辰、天象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孝堂山石祠画像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征 | 第57-70页 |
第一节 孝堂山石祠画像石雕刻技艺 | 第57-60页 |
第二节 孝堂山石祠画像石构图特点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孝堂山石祠画像人物造型美学特征 | 第63-66页 |
第四节 与其他地域画像石艺术风格比较 | 第66-70页 |
一、孝堂山石祠画像与济南地区出土画像比较研究 | 第66-68页 |
二、孝堂山石祠画像与嘉祥武梁祠石祠画像比较研究 | 第68-69页 |
三、孝堂山石祠画像与沂南汉墓画像比较研究 | 第69-70页 |
第四章 孝堂山石祠画像的象征意义 | 第70-76页 |
第一节 孝堂山石祠的象征模式 | 第71-72页 |
第二节 孝堂山石祠画像体现的思想观念 | 第72-76页 |
一、“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 | 第73-75页 |
二、“孝道”的思想观念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