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天文仪器论文

光纤像切分器相关器件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天文光子学概述第12-20页
        1.2.1 收集和传播光信号第13-15页
        1.2.2 滤除背景光第15-16页
        1.2.3 空间干涉测量第16-17页
        1.2.4 改进天文观测仪器第17-18页
        1.2.5 天体探测第18-19页
        1.2.6 三维成像技术第19-20页
    1.3 像切分器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第20-26页
        1.3.1 Bowen型像切分器第21-22页
        1.3.2 Bowen-Walraven型像切分器第22-23页
        1.3.3 Richardson型像切分器第23-24页
        1.3.4 光纤型像切分器第24-26页
    1.4 光子灯笼及其制作方法第26-30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光纤模式理论第32-54页
    2.1 阶跃光纤内导波场的分布第32-38页
        2.1.1 线偏振模的场解第32-34页
        2.1.2 特征方程及模式特性第34-37页
        2.1.3 LP_(mn)模式的功率分布第37-38页
    2.2 锥形缓变光纤的模式理论第38-46页
        2.2.1 局部模式第38-39页
        2.2.2 缓变光纤的判断标准第39-41页
        2.2.3 局部模式的耦合方程及耦合系数第41-44页
        2.2.4 模式耦合功率及辐射功率第44-46页
    2.3 多芯光纤的耦合理论第46-51页
        2.3.1 两平行光纤的耦合第46-49页
        2.3.2 两多模光纤的模式耦合第49-50页
        2.3.3 两缓变光纤的模式耦合第50-51页
    2.4 光束传播法第51-53页
    2.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大热区可移动面型火焰拉锥系统设计第54-73页
    3.1 固定火焰加热法与光纤拉丝塔拉锥方法第54-58页
        3.1.1 固定火焰加热法第54-57页
        3.1.2 光纤拉丝塔拉锥方法第57-58页
    3.2 大热区可移动面型火焰拉锥系统组成及应用第58-72页
        3.2.1 电动控制系统第59-61页
        3.2.2 火焰燃烧系统第61-67页
        3.2.3 拉锥系统使用步骤第67-68页
        3.2.4 大热区移动火焰加热法与固定火焰加热法对比第68-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嵌入大芯径塑料包层光纤的光子灯笼第73-98页
    4.1 光纤光子灯笼结构第73-76页
    4.2 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第76-84页
        4.2.1 理论分析第76-80页
        4.2.2 仿真结果第80-84页
    4.3 器件制作及实验测试结果第84-97页
        4.3.1 嵌入单模光纤的拉锥实验第84-87页
        4.3.2 嵌入大芯径塑料包层的光子灯笼中弯曲与气泡的影响第87-92页
        4.3.3 锥区末端到嵌入光纤端的传输损耗测试第92-94页
        4.3.4 光谱合成第94-97页
    4.4 本章小节第97-98页
第五章 光纤刷的理论分析与制作研究第98-117页
    5.1 光纤刷结构第98-99页
    5.2 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第99-103页
        5.2.1 理论分析第99-101页
        5.2.2 仿真结果第101-103页
    5.3 器件制作及实验测试结果第103-116页
        5.3.1 光纤嵌入方法第103-105页
        5.3.2 拉锥参数对锥区形状的影响第105-112页
        5.3.3 近场光场和传输损耗的测试分析第112-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南京聚宝门建筑形制研究
下一篇:工作记忆容量和反馈方式对英语学习者过去式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