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采用冲击式破碎—水力分选法从废旧铅蓄电池中回收铅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铅酸电池的结构第9-10页
    1.2 废旧铅蓄电池的组成及特性分析第10-11页
        1.2.1 废旧铅蓄电池的组成第10页
        1.2.2 废旧铅蓄电池的特性分析第10-11页
    1.3 废旧铅酸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第11-12页
    1.4 铅资源回收的意义第12页
    1.5 废旧铅蓄电池的处理工艺第12-15页
        1.5.1 废铅蓄电池的拆解第12页
        1.5.2 废铅蓄电池的预处理第12-13页
        1.5.3 废铅蓄电池的破碎与分选第13-14页
        1.5.4 破碎分选工艺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1.6 Fluent软件介绍第15-16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7.1 研究目的第16页
        1.7.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7.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试样材料以及试验仪器第18-25页
    2.1 试验材料第18-22页
        2.1.1 整体内部结构组成第18-20页
        2.1.2 极板组物质组成第20-21页
        2.1.3 正负极板的XRD分析第21-22页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2-25页
        2.2.1 电子万能试验机第22-23页
        2.2.2 摆锤冲击试验机第23-24页
        2.2.3 冲击式破碎机第24-25页
第三章 废旧铅蓄电池的力学测定与冲击式破碎第25-41页
    3.1 力学测定前预处理第25页
    3.2 废旧铅蓄电池的力学性能测定第25-34页
        3.2.1 抗压性能研究第25-28页
        3.2.2 抗拉实验研究第28-30页
        3.2.3 抗弯实验研究第30-32页
        3.2.4 简支梁冲击力学实验研究第32-34页
    3.3 废旧铅蓄电池力学性能比较第34页
    3.4 冲击式破碎的原理第34-36页
    3.5 冲击式破碎条件的影响第36-39页
        3.5.1 生产能力的影响第36-37页
        3.5.2 破碎时间的影响第37-38页
        3.5.3 破碎水量的影响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水力分选器分选原理及其分选过程模拟第41-60页
    4.1 水介质分选器的结构及主要特点第41-42页
        4.1.1 水介质分选器的结构第41-42页
        4.1.2 水介质分选器的主要特点第42页
    4.2 水力分选原理第42-46页
        4.2.1 水力分选原理第42页
        4.2.2 矿物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末速计算第42-44页
        4.2.3 破碎产品各水力分选流量计算第44-46页
    4.3 fluent模拟所选用的模型第46-47页
        4.3.1 k-ε 模型第46-47页
        4.3.2 Mixture模型第47页
    4.4 仿真预处理第47-50页
        4.4.1 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4.4.2 使用ICEM划分网格第49-50页
        4.4.3 边界条件第50页
    4.5 仿真结果第50-58页
        4.5.1 顶部进水第51-53页
        4.5.2 侧面进水第53-56页
        4.5.3 不同流量下的分选状态第56-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实验室破碎与水力分选效果第60-72页
    5.1 实验室破碎效果第60-63页
        5.1.1 破碎效果评价第60页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3页
    5.2 水力分选条件控制及其效果第63-67页
        5.2.1 实验材料及试验流程第63-64页
        5.2.2 进水流量的影响第64-66页
        5.2.3 进水方式的影响第66-67页
    5.3 全流程实验分选效果第67-69页
        5.3.1 实验材料及试验流程第67-68页
        5.3.2 最终分选效果第68-69页
    5.4 水力分选器与摇床分选效果对比第69-70页
        5.4.1 实验材料及试验流程第69页
        5.4.2 分选效果对比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应力轴往复循环旋转条件下砂土的非共轴变形特性研究
下一篇:济南市区岩质基坑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