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休闲旅游概述 | 第18-22页 |
2.1 休闲、旅游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休闲 | 第18页 |
2.1.2 旅游 | 第18页 |
2.1.3 休闲旅游 | 第18-19页 |
2.2 休闲旅游的类型 | 第19页 |
2.2.1 根据休闲旅游特性分类 | 第19页 |
2.2.2 根据休闲方式及资源性质分类 | 第19页 |
2.3 休闲旅游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1 从旅游目的等角度出发的观点 | 第19页 |
2.3.2 从人类精神角度出发的观点 | 第19-20页 |
2.4 休闲旅游发展的条件 | 第20-22页 |
2.4.1 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 第20页 |
2.4.2 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 | 第20页 |
2.4.3 居民消费观念的蜕变 | 第20页 |
2.4.4 休息时间的增多 | 第20页 |
2.4.5 交通方式更加的便捷 | 第20-22页 |
第3章 湾里区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1 区域概括 | 第22-23页 |
3.1.1 南昌后花园 | 第22页 |
3.1.2 建区历史 | 第22页 |
3.1.3 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3.2 资源秉赋 | 第23页 |
3.2.1 地势资源 | 第23页 |
3.2.2 气候资源 | 第23页 |
3.2.3 旅游资源 | 第23页 |
3.3 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3.3.1 2014~2015年经济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3.3.2 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3.3 旅游发展类别 | 第25-27页 |
第4章 湾里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27-46页 |
4.1 湾里区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 | 第27-39页 |
4.1.1 自然环境优势 | 第27页 |
4.1.2 自然区位优势 | 第27-29页 |
4.1.3 生产成本优势 | 第29页 |
4.1.4 产业结构优势 | 第29-30页 |
4.1.5 旅游资源优势 | 第30-39页 |
4.2 湾里区发展休闲旅游的劣势 | 第39-42页 |
4.2.1 经济劣势 | 第39-40页 |
4.2.2 人才劣势 | 第40页 |
4.2.3 配套劣势 | 第40-42页 |
4.3 湾里区发展休闲旅游的机遇 | 第42-43页 |
4.3.1 旅游业时代发展机遇的到来 | 第42页 |
4.3.2 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旺盛 | 第42-43页 |
4.3.3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 第43页 |
4.4 湾里区发展休闲旅游的挑战 | 第43-46页 |
4.4.1 周边景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 | 第43-44页 |
4.4.2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第44页 |
4.4.3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差异化 | 第44-46页 |
第5章 邻县(区)休闲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第46-50页 |
5.1 靖安县休闲旅游发展状况与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5.1.1 靖安县休闲旅游发展状况 | 第46页 |
5.1.2 靖安县休闲旅游成功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5.2 新建区休闲旅游发展状况与经验借鉴 | 第47-50页 |
5.2.1 新建区休闲旅游发展状况 | 第47-48页 |
5.2.2 新建区休闲旅游成功经验借鉴 | 第48-50页 |
第6章 湾里区休闲旅游发展的策略 | 第50-59页 |
6.1 基本原则 | 第50-51页 |
6.1.1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原则 | 第50页 |
6.1.2 坚持特色、突出个性原则 | 第50页 |
6.1.3 坚持市场导向及经济原则 | 第50-51页 |
6.2 发展定位及目标 | 第51-53页 |
6.2.1 总体定位 | 第51页 |
6.2.2 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 第51页 |
6.2.3 发展目标 | 第51-53页 |
6.3 开发策略 | 第53-57页 |
6.3.1 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 第53-54页 |
6.3.2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 第54-55页 |
6.3.3 重视宣传,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 第55页 |
6.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旅游文化产业 | 第55-56页 |
6.3.5 合理开发旅游产品、鼓励和支持旅游产品的创新 | 第56页 |
6.3.6 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休闲旅游人才战略 | 第56-57页 |
6.4 案例分析:太平镇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太平心街”的探索 | 第57-59页 |
6.4.1“太平心街”的基本情况 | 第57页 |
6.4.2 对“太平心街”的探索 | 第57-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