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1-12页
        1.1.2 高效课堂的需要第12页
        1.1.3 教师专业化的需要第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页
        1.3.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文献综述法第14页
        1.4.2 案例分析法第14-15页
        1.4.3 课堂观测法第15页
        1.4.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国外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第16-17页
    2.2 国内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第17-19页
    2.3 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3.1 心理学基础——初中生发展特点第19页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3.3 师生互动理论第20-21页
        2.3.4 孔子的启发教学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课堂提问概述第22-28页
    3.1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第22-24页
        3.1.1 提问第22页
        3.1.2 课堂提问第22-23页
        3.1.3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第23-24页
    3.2 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第24-25页
    3.3 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第25-28页
        3.3.1 目的明确,表述清楚第25-26页
        3.3.2 时机恰当,启发思维第26页
        3.3.3 讲究艺术,发展评价第26-28页
第四章 课堂提问行为类型研究与观察量表制定第28-34页
    4.1 课堂提问类型类型编码第28-29页
    4.2 教师提问方式编码第29-30页
    4.3 学生回答类型编码第30-31页
    4.4 教师候答时间编码第31页
    4.5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的反馈编码第31-32页
    4.6 记录与提问有关的其他行为第32-34页
第五章 课堂提问行为类型研究与观察量表制定第34-55页
    5.1 教师J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4-39页
        5.1.1 教师J课堂提问实录第34-35页
        5.1.2 教师J课堂提问数据整理第35-39页
    5.2 教师Y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9-44页
        5.2.1 教师Y课堂提问实录第39-40页
        5.2.2 教师Y课堂提问数据整理第40-44页
    5.3 教师H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44-49页
        5.3.1 教师H课堂提问实录第44-46页
        5.3.2 教师H课堂提问数据整理第46-49页
    5.4 三位老师课堂提问数据比较分析第49-55页
        5.4.1 低水平问题较多第49-51页
        5.4.2 教师提问方式单一第51-52页
        5.4.3 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分配不均第52-53页
        5.4.4 教师的候答时间过短第53-54页
        5.4.5 存在低水平反馈第54-55页
第六章 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第55-67页
    6.1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5-58页
        6.1.1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第55页
        6.1.2 提问目的不明确,问题类型单一第55-56页
        6.1.3 提问对象结构不合理第56页
        6.1.4 候答时间短第56-57页
        6.1.5 缺乏对学生回答的有效评价和及时反馈第57-58页
    6.2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第58-67页
        6.2.1 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准备问题第58-61页
        6.2.2 延长候答时间第61页
        6.2.3 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提问第61-63页
        6.2.4 提问学生范围要广第63-64页
        6.2.5 提问及时反馈第64页
        6.2.6 提问时需避免的问题第64-6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无损JPEG压缩电路的设计
下一篇:认知诗学视阈下《红楼梦》诗词两英译本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