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清代法律多元与“蒙古例”的形成 | 第9-15页 |
(一) 清代法律多元 | 第9-13页 |
1. 将民族习惯法纳入国家立法 | 第9-11页 |
2. 默许民族地方立法 | 第11-12页 |
3. 制定民族地方特别法律 | 第12-13页 |
(二) “蒙古例”的形成 | 第13-15页 |
1. “盛京定制” | 第13-14页 |
2. 《蒙古律书》 | 第14页 |
3. 《蒙古律例》 | 第14-15页 |
4. 《理藩院则例》 | 第15页 |
二、“蒙古例”对清代蒙古地区社会控制的作用 | 第15-22页 |
(一) 加强对蒙古立法 | 第16-18页 |
1. 制定“蒙古例”的社会控制作用 | 第16页 |
2. 修撰“蒙古例”的社会控制作用 | 第16-18页 |
(二) 对蒙古全面立法 | 第18-22页 |
1. 行政立法的社会控制作用 | 第18-20页 |
2. 宗教立法的社会控制作用 | 第20-21页 |
3. 通过立法实现最高司法权在清中央的社会控制作用 | 第21-22页 |
三、“蒙古例”的秩序价值 | 第22-26页 |
(一) 秩序价值 | 第22页 |
(二) 法对秩序价值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三) “蒙古例”边境治理的秩序价值 | 第23-24页 |
(四) “蒙古例”维护国家统一的秩序价值 | 第24页 |
(五) “蒙古例”秩序价值的实现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