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有机酸的聚硅氧烷膜渗透萃取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有机酸废水概述第13-17页
        1.1.1 有机酸废水来源及其特征危害第13页
        1.1.2 有机酸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 渗透萃取技术概述第17-20页
        1.2.1 渗透萃取原理及特点第17-18页
        1.2.2 渗透萃取膜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3 聚硅氧烷膜渗透萃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 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0-23页
        1.3.1 课题选题依据第20-21页
        1.3.2 研究意义第21页
        1.3.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4 技术方案第22-23页
2 有机物结构参数与其在聚硅氧烷膜内渗透萃取效果关系研究第23-56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23-25页
        2.2.1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3 实验原理及设计第25-26页
        2.3.1 实验原理第25页
        2.3.2 实验设计第25-26页
    2.4 膜材料及有机酸的分析表征方法第26-32页
        2.4.1 膜材料表观性能的表征第26-28页
        2.4.2 膜透盐性能检测第28-29页
        2.4.3 膜溶胀性能测试第29页
        2.4.4 有机酸结构参数获取方法第29-30页
        2.4.5 有机酸含量表征方法及其萃取率和透过率计算方法第30-31页
        2.4.6 有机酸结构参数与萃取率相关性分析(SPSS)方法第31-32页
    2.5 脂肪酸结构参数与其在聚硅氧烷膜内渗透萃取效果关系分析第32-42页
        2.5.1 辛醇-水分配系数(lgP)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37-38页
        2.5.2 溶解度(S)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38-39页
        2.5.3 摩尔体积(Vm)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39-40页
        2.5.4 分子极化率(a)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0-41页
        2.5.5 分子中最大的原子净正电荷(qH~+)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1页
        2.5.6 解离常数(pKa)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1-42页
    2.6 芳香酸结构参数与其在聚硅氧烷膜内渗透萃取效果关系分析第42-53页
        2.6.1 辛醇-水分配系数(lgP)与萃取率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8-49页
        2.6.2 溶解度(S)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9页
        2.6.3 摩尔体积(Vm)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49-50页
        2.6.4 分子极化率(a)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50-51页
        2.6.5 解离常数(pKa)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51-52页
        2.6.6 分子中最大的原子净正电荷(qH~+)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52-53页
        2.6.7 最高占有轨道能级(EHOMO)与萃取率以及透过率的关系第53页
    2.7 本章小结第53-56页
3 膜萃取模拟含盐单组分有机酸废水的影响研究第56-63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6-57页
        3.2.1 实验仪器第56页
        3.2.2 实验试剂第56-57页
    3.3 实验设计第57-58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8-60页
        3.4.1 料液浓度对PVMS膜萃取高盐水中正戊酸的影响第58页
        3.4.2 萃取液对PVMS膜萃取高盐水中正戊酸的影响第58-59页
        3.4.3 循环流速对PVMS膜萃取高盐水中正戊酸的影响第59-60页
    3.5 膜的XPS分析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复合膜组件萃取模拟含盐混合有机酸废水的影响研究第63-71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3-64页
        4.2.1 实验仪器第63页
        4.2.2 实验试剂第63-64页
    4.3 实验设计第64-6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4.4.1 料液浓度对复合膜组件渗透萃取效果的影响第65-66页
        4.4.2 循环流速对膜串联渗透萃取高盐混酸废水的影响第66-67页
        4.4.3 盐离子浓度对膜串联渗透萃取高盐混酸废水的影响第67-68页
        4.4.4 萃取液pH值对膜串联渗透萃取高盐混酸废水的影响第68-69页
        4.4.5 系统温度对膜串联渗透萃取高盐混酸废水的影响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聚硅氧烷膜渗透萃取模拟电解染料废水可行性研究第71-74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71-72页
        5.2.1 实验仪器第71-72页
        5.2.2 实验试剂第72页
    5.3 实验设计第72-73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73页
        5.4.1 电解模拟染料废水结果分析第73页
        5.4.2 膜处理模拟电解染料废水结果分析第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创新点第75页
    6.3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84页
获奖情况第84-85页
参与项目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抚养费征收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从清代蒙古立法的多元性考察“蒙古例”的秩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