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1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第14页
        1.1.2 森林碳汇的作用第14页
        1.1.3 人类在面临气候变化时的选择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及述评第16-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3 述评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页
        1.4.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23-25页
        1.5.1 论文的创新点第23-24页
        1.5.2 不足之处第24-25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6页
        2.1.1 碳汇第25页
        2.1.2 森林碳汇第25-26页
    2.2 基本理论第26-28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7页
        2.2.2 价值理论第27-28页
        2.2.3 灰色系统理论第28页
    2.3 森林碳汇的特征和价值第28-33页
        2.3.1 森林碳汇的特征第28-31页
        2.3.2 森林碳汇的价值第31-33页
3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以山东省为例第33-40页
    3.1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第33-36页
        3.1.1 森林碳汇量计量方法第33-34页
        3.1.2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第34-36页
    3.2 山东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第36-39页
        3.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6页
        3.2.2 数据来源第36页
        3.2.3 山东省森林碳汇量评估第36-37页
        3.2.4 山东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0-46页
    4.1 灰色系统关联度模型第40-42页
    4.2 模型应用第42-44页
        4.2.1 数据来源第42页
        4.2.2 影响因子选择第42页
        4.2.3 模型构建与运用第42-44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6-50页
    5.1 基本结论第46-47页
    5.2 政策建议第47-48页
        5.2.1 加强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第47页
        5.2.2 科学合理地管理森林资源,实行分区域管理第47页
        5.2.3 巩固现有森林资源面积,积极造林,控制采伐第47页
        5.2.4 提高森林质量,以增加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第47-48页
        5.2.5 提高森林碳汇计量工作的精准度,完善核算体系第48页
        5.2.6 制定并完善保障森林碳汇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第48页
    5.3 未来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安市泰山区乡镇人民检察工作问题研究
下一篇:经济周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