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日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页
        1.选题背景第8页
        2.选题意义第8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8-13页
        1.贸易竞争性的文献综述第8-10页
        2.贸易互补性的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3-14页
        1.研究方法第13-14页
        2.主要内容第14页
    (四)主要创新之处第14-15页
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5-25页
    (一)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历程第15-18页
        1.艰难起步阶段第15页
        2.快速发展阶段第15-16页
        3.稳定推进阶段第16页
        4.蓬勃发展阶段第16-17页
        5.曲折发展阶段第17-18页
    (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第18-25页
        1.中日进出口贸易规模波动明显第18页
        2.中日出口贸易商品构成第18-21页
        3.中日进口贸易商品构成第21-22页
        4.中日贸易平衡变化第22-23页
        5.中日贸易依存度变化第23-25页
三、中日双边贸易竞争性的定量分析第25-32页
    (一)贸易竞争性指标第25-26页
        1.出口相似度指数第25-26页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第26页
    (二)贸易竞争性的定量分析第26-29页
        1.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算第26-28页
        2.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第28-29页
    (三)结果分析第29-32页
        1.中国和日本在不同的市场中具有不同的竞争表现第29-30页
        2.中国与日本最具竞争力产品分布有所区别第30-31页
        3.结果分析第31-32页
四、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定量分析第32-41页
    (一)贸易互补性指标介绍第32-34页
        1.贸易互补性指数第32-33页
        2.贸易结合度指数第33页
        3.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第33-34页
        4.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B-L指数)第34页
    (二)贸易互补性的定量分析第34-40页
        1.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的测算第34-35页
        2.基于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第35-37页
        3.基于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的测算第37-39页
        4.基于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L指数)的测算第39-40页
    (三)结果分析第40-41页
五、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第41-43页
    (一)结论第41页
    (二)促进中日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产业集聚形成原因研究
下一篇:上证50ETF期权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