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胶体与半胶体物质论文--胶体种类论文

增韧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及燃烧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SiO_2气凝胶概述与发展历程第12-14页
    1.3 SiO_2气凝胶的力学性能第14-16页
    1.4 增韧SiO_2气凝胶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4.1 SiO_2气凝胶自身增韧策略第16-18页
        1.4.2 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增韧策略第18-20页
    1.5 SiO_2气凝胶的燃烧特性第20-25页
        1.5.1 聚有机硅氧烷的热解第21-23页
        1.5.2 降低气凝胶燃烧性的途径第23-25页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第28-42页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28-29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9-31页
    2.3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第31-42页
        2.3.1 凝胶时间和体积收缩率第31页
        2.3.2 密度和孔隙率第31-33页
        2.3.3 微观形貌与结构第33-34页
        2.3.4 表面化学性质第34-35页
        2.3.5 隔热性能测试第35-36页
        2.3.6 力学性能测试第36-38页
        2.3.7 燃烧性能分析第38-42页
第3章 共前驱体法增韧SiO_2气凝胶块体制备与表征第42-56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共前躯体SiO_2气凝胶的制备过程第43-46页
        3.2.1 制备流程第43-44页
        3.2.2 水解过程第44-45页
        3.2.3 缩聚过程第45-46页
    3.3 共前驱凝胶的表面改性第46-47页
    3.4 共前驱体气凝胶的性能表征第47-53页
        3.4.1 凝胶时间、收缩率以及密度和孔隙率第47-50页
        3.4.2 微观结构第50-51页
        3.4.3 隔热性能第51-52页
        3.4.4 热稳定性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4章 芳纶纤维增韧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第56-88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芳纶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第57-78页
        4.2.1 实验部分第57-58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58-76页
        4.2.3 本节小结第76-78页
    4.3 芳纶浆粕/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第78-87页
        4.3.1 实验部分第78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78-86页
        4.3.3 本节小结第86-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5章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热解和燃烧性能研究第88-106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动力学分析方法简介第89-91页
    5.3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热解研究第91-94页
    5.4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燃烧性能研究第94-104页
        5.4.1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基本物化性质第94-96页
        5.4.2 燃烧过程和火焰传播第96-98页
        5.4.3 火灾危险性第98-100页
        5.4.4 烟气毒性第100-102页
        5.4.5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燃烧机理第102-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降低疏水性SiO_2气凝胶燃烧性能的研究第106-138页
    6.1 引言第106页
    6.2 水玻璃/磷酸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燃烧性能第106-121页
        6.2.1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6.2.2 结果与讨论第107-119页
        6.2.3 本节小结第119-121页
    6.3 无机氢氧化物掺杂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燃烧性能第121-136页
        6.3.1 实验部分第121页
        6.3.2 结果与讨论第121-135页
        6.3.3 本节小结第135-136页
    6.4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工作展望第138-142页
    7.1 结论第138-139页
    7.2 创新点第139-140页
    7.3 工作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重构机器人操作柔性负载动力学建模及轨迹规划研究
下一篇:骨干组配式假体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