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0-34页 |
综述一 高血压相关机制研究概况 | 第10-25页 |
一.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1.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 第10-13页 |
2. 氧化应激 | 第13-16页 |
3. 基因层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二.针刺降压机制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综述二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 | 第25-34页 |
一. 高血压肾损害的的发病机制 | 第25-27页 |
二. 中医药对高血压肾脏的保护作用 | 第27-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前言 | 第34-3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6-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1.2 实验器材 | 第36-37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6页 |
2.1 动物居住环境 | 第38-39页 |
2.2 动物分组 | 第39页 |
2.3 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制备 | 第39页 |
2.4 针刺干预 | 第39页 |
2.5 测量血压 | 第39-40页 |
2.6 实验取材 | 第40页 |
2.7 基因芯片检测的实验流程 | 第40-44页 |
2.8 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结果 | 第46-58页 |
1. 各组大鼠血压值变化 | 第46页 |
2. 基因芯片结果 | 第46-51页 |
2.1 基因芯片扫描图 | 第46-47页 |
2.2 基因芯片数据读取结果 | 第47-51页 |
3. 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第51-56页 |
4. KEGG信号通路分析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67页 |
1. 应激性高血压前期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第58-60页 |
1.1 高血压前期的研究 | 第58-59页 |
1.2 应激性高血压 | 第59-60页 |
2. 干预方式及穴位选择 | 第60-62页 |
2.1 针灸治疗高血压前期 | 第60-61页 |
2.2 选穴依据 | 第61-62页 |
3. 检测方式-基因芯片技术 | 第62-63页 |
4. 与影响血压和肾脏相关基因及电针降压可能机制探讨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72-73页 |
1. 研究创新点 | 第72页 |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