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公司法的价值体系概述 | 第14-18页 |
2.1 公司法的概念和目的 | 第14页 |
2.2 公司法的一般价值追求 | 第14-16页 |
2.3 公司法的特殊价值追求 | 第16-17页 |
2.4 公司法的价值体系配置 | 第17-18页 |
第3章 两大法系公司法的发展及其价值配置 | 第18-33页 |
3.1 德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 | 第18-22页 |
3.1.1 2008 年前德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 | 第18-20页 |
3.1.2 德国2008年公司法制度修订与价值调整 | 第20-22页 |
3.2 英国公司法价值理念 | 第22-26页 |
3.2.1 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公平正义价值 | 第22-23页 |
3.2.2 董事职责法典化及诚信安全价值 | 第23-24页 |
3.2.3 董事披露原则及诚信安全价值 | 第24-25页 |
3.2.4 董事及股东隐私保护及安全价值 | 第25页 |
3.2.5 简化小公司设立程序及效率价值 | 第25-26页 |
3.3 美国公司法发展及其价值取向 | 第26-33页 |
3.3.1 特许证时期公司法发展及价值取向 | 第26-29页 |
3.3.2 自由经济时期公司法发展及价值取向 | 第29-30页 |
3.3.3 垄断经济时期公司法发展及价值取向 | 第30-33页 |
第4章 我国公司法的价值体系配置现状 | 第33-41页 |
4.1 我国公司法的价值体系变革历程 | 第33-37页 |
4.1.1 1999 年公司法的价值追求 | 第33-34页 |
4.1.2 2006 年公司法的价值追求 | 第34-37页 |
4.1.3 2013 年公司法的价值体现 | 第37页 |
4.2 我国现行公司法价值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7-41页 |
4.2.1 我国现行公司法价值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4.2.2 我国现行公司法价值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1页 |
第5章 我国公司法价值配置的完善 | 第41-47页 |
5.1 德英美公司法价值配置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4页 |
5.1.1 对德国公司法价值调整的借鉴 | 第41-42页 |
5.1.2 对英国公司法价值理念的借鉴 | 第42-43页 |
5.1.3 对美国公司法价值取向的借鉴 | 第43-44页 |
5.2 我国公司法价值体系合理配置的理论建议 | 第44-47页 |
5.2.1 制定实现国有企业效率和安全价值的监督制度 | 第44-45页 |
5.2.2 制定体现中小企业自由价值和安全价值的制度 | 第45-46页 |
5.2.3 保障利益相关人权益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