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起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语体与语文教学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小说教学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语体和语体教学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语体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18-23页 |
一、语体的概念 | 第18-20页 |
二、语体的特征 | 第20-21页 |
三、语体的分类 | 第21-23页 |
第二节 语体与文体、风格的关系 | 第23-25页 |
第三节 语体知识、语体能力与语体教学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语体在高中现代小说教学中的地位、特征与问题 | 第28-37页 |
第一节 语体在高中现代小说教学中的地位 | 第29-31页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隐含的语体要求 | 第29-30页 |
二、语文教材对高中现代小说语体教学的要求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高中现代小说的语体特征 | 第31-35页 |
一、含蓄、凝练的语言特点 | 第31-33页 |
二、夸张、讽刺的语言特点 | 第33-34页 |
三、明快、晓畅的语言特点 | 第34页 |
四、灵动、鲜活的语言特点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高中现代小说语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系统的提出语体教学要求 | 第35页 |
二、教材中没有专门的语体知识和语体教学训练 | 第35页 |
三、教师缺乏语体教学的系统培训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高中现代小说语体教学的表现 | 第37-52页 |
第一节 语体运用分析——以《祝福》的教学为例 | 第37-45页 |
一、词语运用——笔触细腻、用词精准 | 第37-40页 |
二、句式运用——变化多样、标点活用 | 第40-41页 |
三、修辞运用——巧用反复 | 第41-42页 |
四、风格运用——冷峻讽刺 | 第42-43页 |
五、《祝福》语体教学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语体运用分析——以《边城》的教学为例 | 第45-52页 |
一、语体特点——见微知著词蕴情 | 第45-47页 |
二、语体特点——语言平实句彰情 | 第47-48页 |
三、语体特点——妙用修辞辞传情 | 第48-49页 |
四、语体特点——语言自然清新秀丽 | 第49页 |
五、《边城》语体教学案例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高中现代小说的语体教学策略 | 第52-56页 |
第一节 语言环境的识别 | 第52-53页 |
一、根据情景语境探究现代小说的自然、社会环境 | 第52页 |
二、利用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话语的意义 | 第52-53页 |
三、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语境感悟文本深刻内涵 | 第53页 |
第二节 语言要素教学 | 第53-55页 |
一、细读品词法 | 第53-54页 |
二、品读析句 | 第54页 |
三、识辞会意 | 第54-55页 |
第三节 语篇风格感知 | 第55-56页 |
一、显性状态 | 第55页 |
二、隐性状态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一、著作类 | 第58页 |
二、硕博论文类 | 第58-59页 |
三、期刊类 | 第59-60页 |
四、其他类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