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聚酰亚胺高性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2页
    1.1 燃料电池概述第12-15页
        1.1.1 燃料电池第12-13页
        1.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3-15页
        1.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劣势第15页
    1.2 阴极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进展第15-16页
    1.3 M-Nx/C最新的研究进展第16-32页
        1.3.1 非热解型催化剂第16-21页
        1.3.2 热解型催化剂第21-32页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意义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2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第42-48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42-43页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第42-43页
        2.1.2 实验仪器第43页
    2.2 催化剂物相表征第43-44页
        2.2.1 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第43页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43-44页
        2.2.3 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4页
        2.2.4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第44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4页
    2.3 半电池表征第44-45页
        2.3.1 浆料配置第44-45页
        2.3.2 氧还原测试第45页
    2.4 单电池表征第45-48页
        2.4.1 MEA制备第45-46页
        2.4.2 单电池测试第46-48页
第三章 碳载体支撑催化剂氧还原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8-62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实验过程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3.3.1 TEM和XRD表征第50-51页
        3.3.2 催化剂BET分析第51页
        3.3.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以及比表面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3.3.4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氧还原性能第53页
        3.3.5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催化剂的XRD和XPS表征分析第53-56页
        3.3.6 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机理分析第56-57页
        3.3.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第四章 自支撑氧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第62-74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实验过程第63-64页
    4.3 结构与讨论第64-74页
        4.3.1 GNP系列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表征第64-65页
        4.3.2 GNP系列催化剂的XPS以及XRD表征分析第65-67页
        4.3.3 GNP系列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分析第67-69页
        4.3.4 GNP系列催化剂的N_2/O_2吸脱附分析第69-71页
        4.3.5 GNP系列催化剂拉曼光谱、O_2程序升温脱附以及热重分析第71-72页
        4.3.6 GNP系列催化剂单电池性能第72-73页
        4.3.7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基于VAR和BVAR-DSGE分析框架
下一篇:风险偏好、创新方式选择与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