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硅Si论文

硅表面共价偶联的软物质分子操纵技术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6页
    1.1 硅片技术简介第14-31页
        1.1.1 平面硅的性质及应用第14-16页
        1.1.2 多孔硅的性质及应用第16-21页
            1.1.2.1 多孔硅的性质第16-17页
            1.1.2.2 多孔硅的制备第17-21页
        1.1.3 硅表面微纳米加工技术第21-29页
            1.1.3.1 平面工艺第22-24页
            1.1.3.2 探针工艺第24页
            1.1.3.3 模型工艺第24-26页
            1.1.3.4 基于嵌段共聚物的光刻技术第26-29页
        1.1.4 硅表面化学修饰技术第29-31页
            1.1.4.1 硅表面的湿化学反应第29-31页
            1.1.4.2 硅表面进一步化学修饰第31页
    1.2 聚合物分子刷的性质与应用第31-39页
        1.2.1 聚合物分子刷的制备第31-34页
            1.2.1.1 常用的制备聚合物分子刷的方法第32-34页
            1.2.1.2 聚合物分子刷的图案化第34页
        1.2.2 聚合物分子刷的性质第34-37页
            1.2.2.1 溶胀状态下的性质第34-36页
            1.2.2.2 干燥状态下的性质第36-37页
        1.2.3 功能化聚合物分子刷第37-38页
            1.2.3.1 溶剂响应型聚合物刷第37页
            1.2.3.2 温敏型聚合物刷第37页
            1.2.3.3 pH值和离子敏感型聚合物刷第37-38页
        1.2.4 聚合物分子刷的应用第38-39页
    1.3 DNA纳米自组装技术第39-51页
        1.3.1 DNA自组装基本知识第40-41页
        1.3.2 DNA自组装技术的发展第41-45页
            1.3.2.1 二维的DNA自组装结构第41-42页
            1.3.2.2 三维的DNA自组装结构第42-43页
            1.3.2.3 DNA导向的多元纳米器件的自组装第43-45页
        1.3.3 DNA纳米管的组装第45-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第二章 硅表面分子刷图案化以及生长DNA纳米管第56-72页
    2.1 前言第56-58页
    2.2 实验部分第58-63页
        2.2.1 实验仪器第58页
        2.2.2 实验试剂第58-60页
        2.2.3 实验步骤第60-63页
            2.2.3.1 硅片表面的化学修饰过程第60-62页
            2.2.3.2 DNA纳米管(6HB)的生长第62-6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3-69页
        2.3.1 硅片表面的化学修饰及红外表征第64-65页
        2.3.2 硅片表面的图案化及图案处的NHS酯化第65-67页
        2.3.3 DNA管状晶体的生长以及固定第67-69页
            2.3.3.1 DNA管状晶体的生长第67页
            2.3.3.2 非变性凝胶电泳第67-68页
            2.3.3.3 DNA纳米管的TEM测试第68页
            2.3.3.4 原位组装6HB DNA纳米管的SEM测试第68-69页
    2.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三章 嵌段共聚物PS-P4VP旋涂膜作模板的纳米孔刻蚀及聚合物刷的定域生长第72-109页
    3.1 引言第72-74页
    3.2 实验部分第74-77页
        3.2.1 实验试剂第74页
        3.2.2 实验仪器第74-75页
        3.2.3 实验步骤第75-77页
            3.2.3.1 硅片的清洗第75页
            3.2.3.2 制备PS-P4VP胶束第75页
            3.2.3.3 纳米孔的制备第75-76页
            3.2.3.4 纳米孔内聚合物的合成第76-77页
            3.2.3.5 金属纳米粒子的沉积第7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7-106页
        3.3.1 硅表面纳米孔的形成第77-87页
            3.3.1.1 不同种类硅片腐蚀的形貌第77-78页
            3.3.1.2 不同浓度的HF腐蚀液及腐蚀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第78-79页
            3.3.1.3 溶剂对其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9-80页
            3.3.1.4 纳米孔的形貌改善第80-84页
            3.3.1.5 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的尝试第84-87页
        3.3.2 纳米孔内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定域沉积第87-90页
            3.3.2.1 孔内Au纳米粒子的沉积第87-89页
            3.3.2.2 孔内Ag纳米粒子的沉积第89-90页
        3.3.3 纳米孔内的聚合物刷的定域生长第90-106页
            3.3.3.1 纳米孔内poly(PEGMA)聚合物刷的形成第90-92页
            3.3.3.2 纳米孔内PMAA聚合物刷的形成第92-93页
            3.3.3.3 孔内PMAA聚合物刷随pH改变的形貌变化第93-102页
            3.3.3.4 与FIB法所形成的纳米孔的比较第102-104页
            3.3.3.5 纳米孔内PMAA/PNIPAM共聚物的形成第104-105页
            3.3.3.6 PMAA/PNIPAM分子刷的EDC/NHS酯化反应初探第105-106页
    3.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09页
第四章 PMAA的EDC/NHS活化反应机理研究第109-129页
    4.1 引言第109-112页
    4.2 实验部分第112-114页
        4.2.1 实验仪器第112页
        4.2.2 实验试剂第112页
        4.2.3 实验步骤第112-114页
            4.2.3.1 硅片的清洗第112-113页
            4.2.3.2 金属辅助腐蚀法制备多孔硅第113页
            4.2.3.3 硅表面硅烷化以及溴引发剂的修饰第113页
            4.2.3.4 硅表面SI-ATRP法聚合PMAA和PMAA/PNIPAM分子刷第113-114页
            4.2.3.5 PMAA和PMAA/PNIPAM分子刷的EDC/NHS活化第114页
            4.2.3.6 3-氨基-1-叠氮基丙烷(AAP)的制备第114页
            4.2.3.7 PMAA和PMAA/PNIPAM分子刷酯化后的氨解和水解第11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14-125页
        4.3.1 PMAA高分子刷被多次重复EDC/NHS活化和氨解第114-122页
        4.3.2 含不同PMAA浓度的PMAA/PNIPAM无序共聚物的EDC/NHS活化第122-125页
    4.4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29-132页
    5.1 论文总结第129-131页
    5.2 工作展望第131-132页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研究及现实启示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图像中文本检测及多文种辨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