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序言第11-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研究创新第13页
    1.4 研究理论综述第13-17页
        1.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14页
        1.4.2 担保理论第14-15页
        1.4.3 信用担保与准公共用品第15页
        1.4.4 中小企业(再)担保理论研究第15页
        1.4.5 风险管理理论第15-17页
2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及风险现状第17-28页
    2.1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第17-20页
        2.1.1 担保机构层级第17页
        2.1.2 担保体系构成要素第17-20页
    2.2 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第20-24页
        2.2.1 保行业发展历程第20-21页
        2.2.2 我国经济发展及担保行业现状情况第21-24页
    2.3 担保行业风险现状第24-25页
        2.3.1 担保公司经营性风险加大第24-25页
        2.3.2 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现行政策存在缺陷第25页
    2.4 担保体系风险管理流程第25-28页
3 安徽担保集团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8-46页
    3.1 安徽担保集团基本情况第28-32页
    3.2 担保业务风险来源分析第32-35页
    3.3 基于COSO框架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问题分析第35-46页
        3.3.1 内部环境分析第35-36页
        3.3.2 目标设定分析第36-37页
        3.3.3 风险识别和评估分析第37-43页
        3.3.4 风险应对分析第43-44页
        3.3.5 信息与沟通和控制活动分析第44-45页
        3.3.6 风险监督分析第45-46页
4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风险管理建议第46-57页
    4.1 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第46-56页
        4.1.1 优化内部环境第46-48页
        4.1.2 明确经营目标第48页
        4.1.3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评价水平第48-53页
        4.1.4 完善风险应对措施第53-54页
        4.1.5 提升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能力第54-55页
        4.1.6 提高风险监督反馈第55-56页
    4.2 小结第56-57页
5 结论和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行业国有企业并购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某电力集团为例
下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合规发展策略研究--以YRD平台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