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技术以及技术哲学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二) 艺术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艺术生产中的技术革命背景 | 第14-18页 |
(一) 以技术革新为标志的技术时代的到来 | 第14-15页 |
(二) 技术时代语境下艺术生产的变革 | 第15-16页 |
(三) 经济发展中文化经济地位日益凸显 | 第16-18页 |
二、艺术生产中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历时性考察 | 第18-25页 |
(一) 技术与艺术一体化的原始艺术阶段 | 第18-20页 |
(二) 技术作为艺术的物质基础的传统艺术阶段 | 第20-22页 |
(三) 技术作为艺术要素的现代艺术阶段 | 第22-25页 |
三、艺术生产中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共时性考察 | 第25-31页 |
(一) 艺术生产内部要素系统结构中的技术要素构成 | 第25-28页 |
1. 艺术生产力要素中的技术要素构成 | 第25-27页 |
2. 艺术生产其他要素中的技术要素构成 | 第27-28页 |
(二) 艺术生产流程中的技术要素构成 | 第28-29页 |
(三) 艺术产品中的技术要素构成 | 第29-31页 |
四、艺术生产中的技术哲学分析 | 第31-39页 |
(一)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技术方法论 | 第31-32页 |
(二) 西方近现代艺术理论中的技术本体论 | 第32-39页 |
1.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技术论 | 第32-35页 |
2. 本雅明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 | 第35-39页 |
五、艺术生产中技术的理论探讨 | 第39-47页 |
(一) 作为艺术生产要素的工具技术功能 | 第39-42页 |
1. 技术作为工具性要素的人的身体的延长的意义 | 第39-40页 |
2. 技术作为独立要素的本体性意义 | 第40-42页 |
(二) 艺术生产发展中的技术动力源功能 | 第42-44页 |
1. 推动艺术生产要素的演变 | 第42-43页 |
2. 促进艺术形态的更新 | 第43页 |
3. 控制艺术生产活动流程化 | 第43-44页 |
(三) 艺术构成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 第44-47页 |
1. 技术性中渗透艺术性 | 第44页 |
2. 艺术性中渗透技术性 | 第44-45页 |
3. 技术性转化为艺术性的机制 | 第45-47页 |
六、艺术生产中的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47-5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47-4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48-49页 |
(三) 对艺术生产中技术化倾向存在的问题与缺失的反思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