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法律监管视角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基础理论 | 第18-24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与法律监管现状 | 第18-21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二、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三、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监管现状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 第21-22页 |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2页 |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化发展历程 | 第24-30页 |
第一节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 | 第24-26页 |
一、基于合同条款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4页 |
二、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萌芽 | 第24-25页 |
三、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的实践 | 第26-30页 |
一、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设立阶段的信息披露 | 第26-28页 |
二、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经营阶段的信息披露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的现存问题 | 第30-37页 |
第一节 信息披露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 | 第30-32页 |
一、多头监管之间的矛盾 | 第30-31页 |
二、披露内容不适合投资者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信息披露的实践缺乏有效性 | 第32-34页 |
一、登记信息造假 | 第32-33页 |
二、选择性披露信息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相关责任追究缺乏实效性 | 第34-37页 |
一、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 第34页 |
二、惩罚措施未达实效 | 第34-35页 |
三、行业规定的法律效力不足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第一节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一、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 | 第37-38页 |
二、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启示 | 第38页 |
第二节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一、英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 | 第38-39页 |
二、英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科学设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41-43页 |
一、统一全行业私募股权基金监管 | 第41-42页 |
二、合理规定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内容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推动建立体系化监管机制 | 第43-44页 |
一、建立信息披露和社会信用等级的联动机制 | 第43-44页 |
二、建立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管机制 | 第44页 |
第三节 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立法 | 第44-47页 |
一、明确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责任 | 第44-45页 |
二、加大违规违法惩罚力度 | 第45-46页 |
三、制定较高层次法律文件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页 |